吴下昨秋稔,浙灾近呼庚。
牵连告籴多,米价卒未平。
黄梅今岁沾,早稻担石盈。
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
南望伤我民,何时遇丰亨。
大吏来奏章,秋霖幸盆倾。
高原纵无济,下隰仍有成。
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
吴下昨秋稔,浙灾近呼庚。
牵连告籴多,米价卒未平。
黄梅今岁沾,早稻担石盈。
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
南望伤我民,何时遇丰亨。
大吏来奏章,秋霖幸盆倾。
高原纵无济,下隰仍有成。
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江南得雨》。诗中描绘了江南地区因干旱而遭受的农作物歉收之苦,以及后来得到雨水滋润后,农田逐渐恢复生机的情景。
首句“吴下昨秋稔,浙灾近呼庚”描述了去年秋天江南地区丰收的景象,与接下来的“牵连告籴多,米价卒未平”形成对比,指出今年江南地区遭遇灾害,粮食价格并未因此下降,反映了灾情对民生的影响。
接着,“黄梅今岁沾,早稻担石盈”表达了今年虽然经历了黄梅季节的雨水,但早稻依然丰收,预示着希望。然而,“迩闻夏杪旱,晚田苦久晴”揭示了夏季末期的干旱使得晚稻生长受阻,农民们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南望伤我民,何时遇丰亨”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期盼能够早日迎来丰年。最后,“大吏来奏章,秋霖幸盆倾。高原纵无济,下隰仍有成。稍可救眉燃,安能释心怦”则表达了对官员们采取措施以缓解灾情的期待,同时强调了雨水对于不同地形区域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但仍不足以完全解决所有问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灾民的关怀,也体现了对自然现象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郎省辞荣早,楼居鹤发翁。
响分南涧水,清占北窗风。
紫府云常近,黄尘路不通。
何当陪杖屦,有意学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