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郎闻命返长安,春色乡关晓尚寒。
辇下故人谁左掖,东吴名士半南冠。
岂缘罪累甘三黜,莫以诗篇傲一官。
我亦如君不得意,离筵落日酒杯宽。
省郎闻命返长安,春色乡关晓尚寒。
辇下故人谁左掖,东吴名士半南冠。
岂缘罪累甘三黜,莫以诗篇傲一官。
我亦如君不得意,离筵落日酒杯宽。
这首清代秦松龄的《送汪苕文入都时谪兵马司指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苕文被贬赴京的关切与同情。首句“省郎闻命返长安”,以“省郎”指汪苕文,暗示他接到朝廷命令返回京城,但春天的故乡仍带着几分寒意,暗含离别的凄凉。次句“春色乡关晓尚寒”,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离别之苦。
“辇下故人谁左掖”,“左掖”代指朝廷中枢,诗人询问在京城中还有哪些旧友能给予帮助,流露出对汪苕文在京中处境的担忧。“东吴名士半南冠”,“东吴”指江南地区,“南冠”代指囚徒,暗示汪苕文被贬的身份,表达出对友人才华横溢却遭贬谪的不平。
“岂缘罪累甘三黜”,诗人认为汪苕文并非因罪而甘愿贬谪,表达了对友人无辜受贬的愤慨。“莫以诗篇傲一官”,劝诫汪苕文不要因为自己的才情而轻视官职,暗示了仕途的艰难和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我亦如君不得意,离筵落日酒杯宽”收尾,表达了自己与汪苕文同病相怜的境遇,离别之际,借酒浇愁,宽慰彼此的失意心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寄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关怀。
地灵欲借一握天,神剜鬼划无留坚。
欻然豃豁空而圆,阳乌飞景光自穿。
古藤绕石翠欲牵,石果垂结纷如拳。
中有岩宝吐细泉,六月客坐寒入肩。
昔闻修蟒何蜿蜒,诛茅判木不敢前。
谁令结此殊胜缘,化作宝坊可栖禅。
我非贵客来尘軿,训狐挟狡声亦先。
飞上岩前枯树颠,唤起山丁夜不眠。
涪翁有笔大如椽,七字要与山俱传。
续貂顾我不著便,千古一笑夔怜蚿。
灊高夙所仰,妙想嗟未圆。
邂逅一麾出,安舆奉华颠。
骎骎涉胜境,获缔香火缘。
徘徊庆基殿,稽首颂尧年。
徐步俯松杪,幽寻值灵篇。
轩窗散急雨,四座屯霏烟。
向来玉京梦,了了堕目前。
恍疑鸡犬资,今在第几天。
平生修无怍,自视应得仙。
孺子审可教,凡躯伫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