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山居刘侯官·其一》
《挽山居刘侯官·其一》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渥洼生出此骅骝,父子当今第一流。

争道老泉生二秀,最难锦水又三刘。

悫亡明道碑东洛,塾死文公哭婺州。

留得一家书脉在,郎君见说突烟楼。

(0)
注释
渥洼: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出没之地。
骅骝:指骏马,这里比喻杰出人才。
争道:竞争才华。
秀:优秀,杰出。
悫亡:悫先生去世。
明道碑:纪念道德学问的碑。
东洛:洛阳,古代文化中心之一。
塾死:塾师去世。
文公:指文人或有学问的人。
婺州:古地名,今浙江金华。
书脉:家族的文化传承。
突烟楼:可能指一个地方或寓言中的建筑,象征知识和文化的聚集地。
翻译
渥洼之渊诞生了这匹千里马,父子两代都是当世顶尖人物。
在老泉边的竞争中,两位杰出人物崭露头角,而锦水边的才子更是多达三位。
悫先生在明道碑东洛去世,文公在婺州为他哭泣。
家族的书香传承犹在,听说郎君你将在突烟楼见到这一脉书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山居刘侯官(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颂扬当地名流、赞美父子英才的诗篇。

“渥洼生出此骅骝,父子当今第一流。”开篇即点明主题,"渥洼"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此骅骝"则是形容那里出了不凡的人物。这里的“父子”二字,暗示了下文将要描写的对象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他们在当时都是才华横溢、首屈一指的人物。

接着,“争道老泉生二秀,最难锦水又三刘。”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才能的高超。"老泉"和"锦水"可能是地名或者别称,而"二秀"和"三刘"则分别表示他们各自在文学或其他方面的杰出成就。

第三句,“悫亡明道碑东洛,塾死文公哭婺州。”这里“悫亡”与“塾死”都是表达某种程度上的哀悼之情。"明道碑"和"文公"可能是对已故名人的尊称,而"东洛"和"婺州"则是地名。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这些亡者的怀念。

最后,“留得一家书脉在,郎君见说突烟楼。”这两句诗转折到对现存的文化遗产的赞美。“一家书脉”意味着某种学术或文学传统的延续,而"突烟楼"则可能是这些学问流传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建筑物。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份文化遗产的珍视和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当地名流的敬仰之情,也反映出宋末元初时期对于才华横溢者的一种社会态度,即对他们的尊崇与怀念。同时,诗中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也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学问和文学传统的珍惜心理。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招隐诗二首·其一

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连惠亮未遇,雄才屈不伸。

(0)

答何劭诗三首·其一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逾。

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馀。

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

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

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园庐。

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

属耳听莺鸣,流目玩鯈鱼。

从容养馀日,取乐于桑榆。

(0)

五言诗

谁谓鬼无知,杜伯射宣王。

(0)

拟楚篇

登昆仑漱玉池。光灭星离。

(0)

吴鼓吹曲十二曲·其二汉之季

汉之季。董卓乱。桓桓武烈应时运。义兵兴。云旗建。

厉六师。罗八阵。飞鸣镝。接白刃。轻骑发。介士奋。

丑虏震。使众散。劫汉主。迁西馆。雄豪怒。元恶偾。

赫赫皇祖功名闻。

(0)

建衡中寿春童谣

吴天子,当西上。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