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何劭诗三首·其一》
《答何劭诗三首·其一》全文
魏晋 / 张华   形式: 古风

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

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逾。

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馀。

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

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

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园庐。

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

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

属耳听莺鸣,流目玩鯈鱼。

从容养馀日,取乐于桑榆。

(0)
鉴赏

这首诗由张华在魏晋时期所作,名为《答何劭诗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官场的束缚与内心的渴望自由的矛盾,以及通过与友人相聚、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来寻求心灵的解脱。

诗的前四句“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逾。”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束缚的深切感受,比喻官职如同紧束的绳索,难以逾越既定的规则和制度。

接下来的“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馀。”则进一步阐述了官场生活的单调乏味与压力,让人心生厌倦。

“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一句转折,点明了友情与娱乐对于缓解官场压力的重要性。通过与朋友分享新诗,作者得以暂时忘却官场的束缚,享受轻松愉悦的时光。

“穆如洒清风,焕若春华敷。”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清风,带来心灵的清爽;又将聚会比作春花绽放,充满生机与活力。

“自昔同寮寀,于今比园庐。”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家人一般亲密无间。

“衰疾近辱殆,庶几并悬舆。”表达了作者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感到忧虑,希望与朋友一同退隐,享受宁静的生活。

最后,“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描绘了作者在阴天散发明亮的头发,手持拐杖,面对清澈的水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属耳听莺鸣,流目玩鯈鱼。”通过听鸟鸣、观鱼戏,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放松与愉悦。

“从容养馀日,取乐于桑榆。”总结了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以此来度过余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在官场束缚中寻求心灵解放的过程,以及与朋友相聚、亲近自然带来的精神慰藉。

作者介绍
张华

张华
朝代:魏晋   字:茂先   籍贯: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   生辰:232年-300年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
猜你喜欢

茅山

飞花香过山去,老树声作涛喧。

终日不闻世事,此间即是桃源。

(0)

春寒

溪畔碧桃手自栽,幽居端为避秦来。

春寒花与人俱懒,红孕枝头不肯开。

(0)

赵樾村观察由蜀乞养回滇道老鸦滩枉顾话旧诗以赠之·其一

野沸群龙战,云开一鹤还。

羡公赋归去,衣彩舞斑斓。

仙吏今梅葛,词香古屈班。

西窗同剪烛,夜雨话巴山。

(0)

吾家墓庐在杭州艮山门外皋亭山麓地有甘墩村亦曰甘遁阮文达官浙时诗尝数称之旧饶果园春时桃花尤胜贱子幼随羁宦远违乡井昨岁乞缶庐翁篆甘遁居额以榜寓斋顷复属苦蠃为作画扇侑以二绝藉当券约·其二

寒村曾入阮公诗,丙舍松楸寄梦思。

自笑本非肥遁客,十年尘土悔衣缁。

(0)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其六

谈笑麾戈驻夕曛,朱旗猎猎闪重云。

不知团雪凭谁主,先遣凌霜到此君。

落实取材供剪刈,析薪佐爨许支分。

淡浓半抹胭脂色,雕饰全输锦绣纹。

(0)

和郑斋同年落叶诗·其二

构难群阴惨不舒,起元贞下定何如。

天心晦昧成丰蔀,人意推排到剥庐。

班马萧萧声始尔,征鸿渺渺目愁余。

瑶阶鶗鴂鸣何急,可似长杨奏赋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