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唐》
《钱唐》全文
宋 / 柴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疏影自黄昏。

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táng
sòng / cháiwàng

qiánwángjiànguóniánshàngqiángshècháohén

huíwángguīfēnshānxiécháoshēngchūhǎimén

nánniányóuzuó西shūyǐnghuánghūn

láipínglángānchùshítīngguòyuǎncūn

翻译
不记得钱王建立国家的年代,还能看到当年强弓射潮的痕迹。
地势回转,帝王之气回归吴地,山峦间夹带着潮水涌出海门的声音。
从南渡到现在仿佛还是昨天,西湖边稀疏的树影在黄昏中摇曳。
客人来访,独自倚靠栏杆,时常能听到远处渔歌飘过村庄。
注释
钱王: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
建国年:建立国家的时间。
强弩:古代的一种强力弓箭。
潮痕:潮汐留下的痕迹。
王气:古代认为帝王的气象。
吴分:吴地的范围,这里指杭州一带。
海门:江海口,此处指钱塘江口。
南渡:指南宋朝廷南迁至杭州的历史事件。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疏影:稀疏树影。
黄昏:傍晚。
栏干:栏杆,古建筑中的扶手。
渔歌:渔民唱的歌。
远村:远处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名为《钱唐》,作者是宋代诗人柴望。诗中描绘了钱塘江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不记钱王建国年"表达了对古代钱王建国有些遗忘,但"尚遗强弩射潮痕"则暗示着钱塘江潮的壮观历史。接下来,诗人通过"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描绘了江潮涌动,仿佛带着王者之气回归吴地,山峦与潮声交织,显示出江海的壮丽景象。

"南渡几年犹昨日"表达了对南宋南渡历史的怀念,仿佛时间过得并不遥远,而"西湖疏影自黄昏"则转向了西湖的景色,黄昏时分,湖面的倒影显得格外宁静。最后两句"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诗人以个人的视角,描绘了游客在栏杆边独自欣赏风景,偶尔能听到远处渔村传来的悠扬歌声,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和西湖的描绘,融合了历史与自然,展现出江南水乡的韵味,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旧之情。

作者介绍

柴望
朝代:宋   号:秋堂   籍贯:江山   生辰:1212—1280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秋怀二首·其二

蒹葭晚已变,天宇向来高。

风露一潇洒,江湖久郁陶。

鲈鱼越人脍,白露广陵涛。

归兴凭三鸟,悲秋叹二毛。

(0)

复和前韵二首·其一

遗履事悠远,白云飞帝乡。

潜真社寄栎,观化肘生杨。

秀叶发垂绿,杂英牙变黄。

牺尊与沟断,俗骨尔何望。

(0)

午睡

浮云蔽白日,风雨近秋天。

车马欲安适,户庭方阒然。

世涂高枕外,身事曲肱前。

似觉松生腹,迢遥不记年。

(0)

次韵和黄朝议·其二

已作华颠老,欣闻紫诏新。

经纶兼事事,哀痛及人人。

愿辍须臾死,求观富寿民。

短歌随击壤,感动不无神。

(0)

玩芳亭

谁与玩芳草,慨然思古人。

东风千里目,红蕊一城春。

贺燕自高下,浮云无旧新。

南山际沧海,更觉尔为邻。

(0)

将去上清宫题梧桐

旧日见春华,圆阴羽盖斜。

野轩何必扫,小径故从遮。

秋气先摧叶,春风别有花。

野夫心好静,异日到山家。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