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栝风篁转七盘,金茎十丈见云端。
砥如华菌劖霜片,天与灵狐作斗坛。
世味无终持已定,道心有始立先难。
愿参一瓣青莲偈,于此跏趺对浩漫。
露栝风篁转七盘,金茎十丈见云端。
砥如华菌劖霜片,天与灵狐作斗坛。
世味无终持已定,道心有始立先难。
愿参一瓣青莲偈,于此跏趺对浩漫。
这首诗描绘了磐陀石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其的深刻感悟。首句“露栝风篁转七盘,金茎十丈见云端”以动态的描写开篇,通过露栝、风篁、七盘等自然元素,以及金茎直插云端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高远、雄伟的意境。接下来,“砥如华菌劖霜片,天与灵狐作斗坛”两句,进一步描绘磐陀石的形态与环境,将磐陀石比作华菌与霜片的砥砺,暗示其坚韧不拔的品质,并将其置于天与灵狐之间,赋予其神秘而神圣的地位。
后半部分“世味无终持已定,道心有始立先难”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世态和内心修行的思考。前一句“世味无终持已定”意味着在变幻莫测的世间,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坚定的立场或信念;后一句“道心有始立先难”则表明追求内心的道义或真理之路并非易事,需要先经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愿参一瓣青莲偈,于此跏趺对浩漫”表达了诗人希望融入自然,与天地同呼吸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智慧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磐陀石的壮美与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劝人行善,自做修行,两般于道相宜。
须避俗中乡土,且要相违。
妙药沈疴救护,更不择、贵贱高低。
自然理,效陇西师父,戒行行持。
修炼须凭猛志,似大川山岳,安稳无移。
处行周圆,他日得处无为。
云水逍遥自在,气神和、功行双齐。
大丹熟,指蓬瀛稳路,携朵云归。
秣陵犹忆豪华地。醉春风、花明媚。
碧城彩绚楼台,紫陌香生罗绮。
夹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红摇翠。
油壁小轻车,间雕鞍金辔。同游放浪多才子。
诧酣歌、如高李。傲时江海狂心,怀古虹霓雄气。
归卧云庐霜满鬓,十年间、多少愁思。
春梦绕天涯,度烟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