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抚州北景德寺不见古画第五尊罗汉》
《抚州北景德寺不见古画第五尊罗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十八声闻解倒根,少丛林汉乱山门。

知他何处攞斋去,不见堂中第五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赞叹与感慨。"十八声闻解倒根",运用了佛教术语,"十八声闻"指的是佛经中提到的十八位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这里的"倒根"可能是指彻底觉悟、去除烦恼根源之意。整句意为,通过深入的修行和领悟,这位僧人已经达到了彻底觉悟的境界。

"少丛林汉乱山门","丛林"是佛教中指众多僧侣共同居住修行的地方,"山门"则特指寺庙的大门或入口。这句话可能是在感叹在众多修行者中,能够真正达到高深境界的人寥寥无几,而那些未能深刻领悟佛法之人却扰乱了清净的修行环境。

"知他何处攞斋去","攞斋"即乞食,是佛教僧侣每日外出化缘以获取食物的传统习俗。这句话表达了对那位已悟道僧人的尊敬与好奇,想知道他究竟去了何方,是否仍在继续他的修行之旅,寻找更深层次的智慧。

"不见堂中第五尊","堂中第五尊"可能指的是寺庙内供奉的罗汉像之一,这里使用"尊"字体现了对被提及之物的尊重。这句话暗示了那位僧人可能已经超越了常规的修行境界,其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庙堂之内,连供奉的第五尊罗汉像都难以体现其深邃的智慧与修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高僧的非凡修为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现了佛教中追求精神解脱与智慧提升的崇高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精神追求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伤春曲/满江红

火禁初开,深深院、尽重帘箔。
人自起、翠衾寒梦,夜来风恶。
肠断残红和泪落。
半随经雨飘池角。
记采兰、携手曲江游,年时约。
芳物大,都如昨。
自怨别,疏行乐。
被无情双燕,短封难托。
谁念东阳销瘦骨。
更堪白纻衣衫薄。
向小窗、题满杏花笺,伤春作。

(0)

望书归/捣练子

边堠远,置邮稀。
附与征衣衬铁衣。
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0)

绮筵张/好女儿

绮绣张筵。
粉黛争妍。
记六朝、旧数闺房秀,有长圆璧月,永新琼树,随步金莲。
不减丽华标韵,更能唱、想夫怜。
认情通、色受缠绵处,似灵犀一点,吴蚕入茧,汉柳三眠。

(0)

变竹枝词九首之八

危构压江东,江山形胜雄。
但闻竹枝曲,不见胡床公。

(0)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0)

变竹枝词九首之二

隔岸东西州,清川拍岸流。
但闻竹枝曲,不见青翰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