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万虑屏,独坐孤松根。
相遇世外友,共话治乱原。
慰此风雨夕,感我渔樵言。
月出飞鸟没,照见溪北门。
溪声一何长,众籁不复喧。
万树吐微白,独有山光存。
哀歌倚林樾,脱叶为飞翻。
松子坠如雨,溪灯正黄昏。
山中万虑屏,独坐孤松根。
相遇世外友,共话治乱原。
慰此风雨夕,感我渔樵言。
月出飞鸟没,照见溪北门。
溪声一何长,众籁不复喧。
万树吐微白,独有山光存。
哀歌倚林樾,脱叶为飞翻。
松子坠如雨,溪灯正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静坐,与世外之友交谈的情景。山中的万般忧虑都被屏去,诗人独坐于松根之下,与友人共话治乱之源,彼此慰藉在这风雨之夜。诗中提到的“渔樵言”,或许象征着民间的智慧和生活的真实。月升之时,飞鸟归巢,溪边门户被照亮,溪水潺潺,声音悠长,各种声音都已消逝。万木之中,只有山色依旧存在,诗人哀歌倚靠在林间,落叶随风翻飞。松子如同雨点般落下,溪边的灯火映照着黄昏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山林的静谧、月夜的宁静、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都成为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心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通过与友人的对话探讨治乱之道,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走马长安自笑频,狐裘凋弊却宜新。
飞天梦兆无双翅,叨禄头颅又几春。
文誉未能供馆阁,丹青宁许到麒麟。
冯唐当日徒悲老,季子何人乃为贫。
忝预鹓鸿趋左掖,偶寻骐骥过西邻。
大方制作私传样,丽泽风流藉辅仁。
白昼飞觥无市酒,清谈挥麈绝纤尘。
西曹青锁劳虚席,南海洪都见故人。
掉臂乾坤怜气迈,忘形尔汝信情亲。
月明醉倚金鞍笑,同是天涯万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