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子由瘦》
《闻子由瘦》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土人顿顿食藷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从来此腹负将军,今者固宜安脱粟。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

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童仆。

相看会作两臞仙,还乡定可骑黄鹄。

(0)
注释
花猪肉:指稀有的肉类。
黄鸡粥:用黄小米煮成的粥。
藷芋:薯类和芋头。
薰鼠:用香料熏制的鼠肉。
蜜唧:可能指某种甜腻食物。
虾蟆:蛙类。
肥羜:肥美的羊肉。
脱粟:糙米。
蝍蛆:蜈蚣蝎子。
别驾:古代官职名。
帽宽带落:帽子宽大,衣带松弛。
黄鹄:黄鹤,象征高飞或长寿。
翻译
每隔五天才能见到肉食,十天才有一次黄米饭。
当地人天天吃薯芋,还献上熏鼠和蝙蝠当菜肴。
听说以前吃蜜汁会让人恶心,稍微接近蛙类也是因为习俗。
在京都多年,对肥羊已感到厌倦,每天只吃蒸花,像红玉般鲜艳。
长久以来,我的胃习惯了将军般的丰盛,如今应适应粗粮。
人们常说天下没有真正的美味,蜈蚣蝎子也不及麋鹿的鲜美。
海康别驾又在忙什么呢?帽子宽大,仆童惊讶他的变化。
我们彼此看着对方,仿佛成了两个清瘦的仙人,回家时定能骑着黄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情景和饮食习惯,以及他对家乡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比京国与岭南(海康)的食物和生活,表现出诗人的个性和幽默感。

“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表明在岭南,美味的猪肉和鸡粥并不常见,反映了当地食物的稀缺。接着,“土人顿顿食藷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则展示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他们吃的是土豆(藷芋)和推荐用野味薰鼠和蝙蝠来烹饪。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诗人提到自己曾尝试过当地的传统食品,但却因为不适应而感到恶心。时间久了,也开始习惯这种饮食方式。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这里的“京国”指的是诗人曾居住多年的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而“厌肥羜”则表达了对丰腴美食的厌倦和对岭南生活的适应。红玉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精致的食品。

“从来此腹负将军,今者固宜安脱粟”这句话富有象征意义,诗人以腹部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同曾经承载着壮志豪情的将军,现在则是寻求平和与自由的生活。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饮食没有绝对标准的看法,即使是低等生物如蝍蛆,也有其独特之处,不必然比不上美味的麋鹿。

“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童仆”这里的“海康别驾”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岭南的游历,而“帽宽带落惊童仆”则是对当地风俗的一种描绘,或许是某种特定的习俗。

最后,“相看会作两臞仙,還乡定可骑黄鹄”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愿意一同化为仙人,而“还乡定可骑黄鹄”则是对返回家乡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饮食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适应能力,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故土的深情。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宿羚羊峡

冯夷幽宫鸣鼓钟,老蛟吟啸吹逢逢。

十洲彻夕击竽籁,一气呼吸千万峰。

风号水戛声不了,后声飘压前声小。

霎飒蓬窗雨又敲,竹鸡啼破春山晓。

(0)

梅花楼访月溪上人

撼屋西风起白蘋,纸窗木榻静无尘。

斜阳影里看归鸟,落叶声中著病身。

丈室只容清净侣,禅门今作读书人。

惭予又作长安客,梦断山塘二月春。

(0)

过任亮可

野径垂疏柳,停鞭过小桥。

故人久不见,隔水忽相招。

为语田园乐,浑忘归路遥。

殷勤传茗碗,聊以永今朝。

(0)

宁乡坤元宫双松歌

双松东西互为友,丹楹粉壁江声走。

枝干排云入窈冥,萌蘖不知何代有。

东株倚户半欹斜,满身苔藓生霜华。

雷霆忽起蛟龙怒,掀翻鳞甲张爪牙。

有时风静日移晷,青阴覆殿凉于水。

元气茫茫混太清,幽丛寂寂栖神鬼。

近西一株独正直,亭亭上出千峰碧。

流膏入地似黄金,偃盖扶天荡白日。

主人延客坐其侧,举杯不饮皆自得。

与君同结岁寒心,随天自布阳春泽。

嗟哉双松的的有根株,后万斯年仍不枯,蕣华朝菌胡为乎。

(0)

放鹰行

广原兀兀天四遮,树头月落吹早笳。

将军锦袍金鞲靫,宝弓六石马五花。

从者百骑寂不哗,班骓赤骠骊骝騧。

骈头并驱如排衙,鞲上角鹰嘴爪佳。

曾肉妖狐搏巨蛇,金铃掣臂风卷沙。

马前一点掠地斜,飞走穷促喘且呀。

裂眦溃脑困攫拿,举鞭数获载满车。

雉大如鹅兔如豭,炙肝燔肉倾流霞。

侍儿十五弹琵琶,归来犹作三日夸。

相如竖儒井底蛙,如何上书谏大家。

(0)

咏史·其一

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

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

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

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

气凌帝王尊,图穷无变色。

剑术虽云疏,谁不谓勇力。

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