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翰林王学士达善》
《挽翰林王学士达善》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穷经成皓首,报国有丹心。

师训传高第,文章著翰林。

名留青史在,玉瘗白云深。

忍读天游稿,西风泪满襟。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翰林王学士达善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穷经成皓首”描绘了王学士一生致力于学问,直至白发苍苍仍不懈追求知识的坚韧精神。接着“报国有丹心”则赞颂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之心,即使在学术之路上也未曾忘却报国之志。

“师训传高第,文章著翰林”两句,既是对王学士师道传承的肯定,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是在翰林院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卓越的文采和深厚的学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名留青史在,玉瘗白云深”则进一步强调了王学士的名声将被历史铭记,他的才华与品德如同珍贵的玉石,深藏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虽不显于世,却依然熠熠生辉。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其高尚人格的颂扬。

最后,“忍读天游稿,西风泪满襟”表达了诗人面对王学士遗作时的哀伤与不舍。在阅读王学士的遗作时,不禁泪如雨下,这份情感不仅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深深惋惜。通过这一细节,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得整首挽诗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综上所述,这首挽诗不仅是一次对逝者的哀悼,更是一次对高尚人格与卓越成就的颂扬,通过对王学士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道德与学问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赠鲍子韶即送别

看君心事欲凌云,客里悲歌日易曛。

每笑成名皆竖子,翻因长揖重将军。

焦桐未尽留知己,白凤时吞只卖文。

忆向五羊同叱石,燕台相见又离群。

(0)

和宋既庭顾茂伦刘西翰沈石均沧浪亭诗

烟外吴山数点青,寒波渺渺抱空亭。

国门尚奉将军令,海徼方高处士星。

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

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

(0)

登岱

天门千丈立崔嵬,铁削双峰一径开。

山界鲁齐盘地轴,禅隆秦汉剩仙台。

黄河北绕青丘□,碧海东依紫塞回。

欲倩卢敖九节杖,晴披阊阖望蓬莱。

(0)

送别鹭宾感家朝宗往事

阊阖门边酒共倾,依依酬劝忽分征。

却愁此别成南北,谁道他时隔死生!

十载黄垆豪士骨,千秋青史党人名。

白头太傅肠犹热,手把家书倍怆情。

(0)

舟泊富林谒陈大樽先生墓

富林溪上一盘桓,墓道春阴泣汉官。

未见丰祠传俎豆,空留皎日照衣冠。

当年碧血青磷散,此地银涛白马寒。

回首平陵松柏路,子规啼遍朔风酸。

(0)

秋萤和韵

振羽知无力,疏狂乱客扉。

低空不碍暝,违候亦能飞。

露湿流光净,宵行抱影微。

可怜秋色里,相映亦晖晖。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