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那日获诣芳园窃见新栽丛竹萧然可爱不能无诗辄献五章望垂台顾·其三》
《那日获诣芳园窃见新栽丛竹萧然可爱不能无诗辄献五章望垂台顾·其三》全文
宋 / 李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疏篱簇簇湘江畔,翠美森森淇水边。

争似移归深院里,真同画向后堂前。

粉筠应惜裁龙笛,霜锸还惊断马鞭。

不是多情谁解爱,手栽吟绕溉新泉。

(0)
注释
疏篱:稀疏的篱笆。
簇簇:密集的样子。
湘江:长江支流,湖南省的名河。
淇水:古代河流,源自河南省。
深院:庭院深处。
画向:如同画卷展示。
粉筠:指白竹或白玉般的竹子。
龙笛: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
霜锸:霜雪覆盖的铁锹。
马鞭:马的缰绳,这里比喻工具。
多情:深情或有情感的人。
新泉:新开凿的泉水。
翻译
稀疏的篱笆环绕湘江岸,淇水边翠绿繁茂一片。
哪比得过移植到深深的庭院,如同画卷挂在后堂前。
洁白如玉的竹笛恐怕会惋惜被裁,冰冷的铁锹可能会惊断马鞭。
若非深情之人谁能理解这爱意,亲手栽种并吟诗灌溉新泉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湘江畔和淇水边疏篱与森林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疏篱簇簇”、“翠美森森”等用词,不仅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物,还传达了一种生长旺盛的生命力。

在诗的中间部分,“争似移归深院里,真同画向后堂前”,诗人通过对比和想象,将自然景观与庭园美景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争似”和“真同”强调了这种追求不仅是外在的欣赏,更是一种内心的共鸣。

接下来的两句“粉筠应惜裁龙笛,霜锸还惊断马鞭”,则通过对竹子和冰冷天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受。这里的“粉筠”和“霜锸”形象生动,既展示了诗人的细腻笔触,也揭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生灵情感。

最后两句“不是多情谁解爱,手栽吟绕溉新泉”,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美好的珍惜。诗人通过自问,强调了对生活中每一份美好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珍视。这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透露出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景物的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点滴美好都能给予深刻体会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至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浣溪纱十六首·其九

才著销魂已断肠。江南春尽燕辞梁。

思量长是不昏黄。

画里滕王新蛱蝶,机中卫女旧鸳鸯。

钲声二十五声长。

(0)

再赋二律·其二

此间频作客,惭愧累华筵。

得句劳相慰,纵谈忘失眠。

未胜贱子感,多谢大家贤。

来日沧江去,虚留惜往篇。

(0)

过夷齐祠寄别襄垣殿下三首·其一

春蕨生兮依依,春薇秀兮菲菲。

怅远人兮□□,□公子兮忘归。

(0)

夜召明卿报言病目畏灯火走笔戏简二绝·其一

秋云落尽潇湘曲,更有何人抱寒玉。

堂前银烛岂黄尘,相逢不肯开君目。

(0)

华阳明月曲同子与赋六首·其二

百尺银河叱作桥,看予直度赤城标。

云中双凤翩?下,秦女何方弄玉箫。

(0)

寄赠方隐君六首·其一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

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