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江村路,扁舟薄暮过。
人家连竹坞,野烧接山阿。
雁影惊秋远,潮声向晚多。
推篷无一事,闲听棹郎歌。
渺渺江村路,扁舟薄暮过。
人家连竹坞,野烧接山阿。
雁影惊秋远,潮声向晚多。
推篷无一事,闲听棹郎歌。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富阳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画面。"渺渺江村路,扁舟薄暮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傍晚时分,诗人乘着小舟穿行在宽阔的江边村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寂寥感。
"人家连竹坞,野烧接山阿",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致,竹林环绕的村舍与远处山脚下燃烧的野火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季节的转换。
"雁影惊秋远,潮声向晚多",通过大雁南飞和潮水涨落的声音,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遐想。
最后两句"推篷无一事,闲听棹郎歌",诗人推开船篷,悠然自得地倾听船夫的歌声,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情,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欣赏和对自然美的沉醉。
亲友留连,都尽道、归程息逼。
还可虑、干戈摇荡,路途难厄。
万事岂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闲中得。
便相将、妻子抱琴书,青山侧。行与止,吾能识。
成与败,谁能测。但粝餐糊口,小窗容膝。
桑梓安排投老地,诗书准备传家策。
使苏张重起论纵横,心难易。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
文章惊世世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
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