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居法云兰若·其四》
《春日居法云兰若·其四》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满径苍苔过客稀,疏钟才动暝烟飞。

轻敲竹院残僧返,乱落松花一鹤归。

夜静石灯分佛火,春寒山罽借禅衣。

上方万籁闻俱寂,但有经声出翠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春日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首句“满径苍苔过客稀”便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寺院的偏僻与人迹罕至。接着,“疏钟才动暝烟飞”一句,通过钟声和暮霭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来临的寂静与神秘。

“轻敲竹院残僧返”描绘了僧侣在竹林小院中轻轻敲门的情景,与前文的“过客稀”形成对比,凸显了寺院生活的简朴与和谐。“乱落松花一鹤归”则以鹤的归来,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性。

“夜静石灯分佛火,春寒山罽借禅衣”两句,通过石灯与佛火的映照,以及僧人穿着的山罽(一种粗布),展现了寺院内独特的宗教氛围与生活状态。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朴素,也反映了僧侣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尊重。

最后,“上方万籁闻俱寂,但有经声出翠微”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上方,即指寺院的高处,此处万籁俱寂,唯有经声从翠绿的山间传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超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送王氏兄弟

抱疾伏田里,晨昏结烦忧。

如彼衣上垢,岁久不可漱。

忽闻车马音,来过吾庐幽。

相见一长恸,悲风为迟留。

张灯具餐饭,涕泗稍复收。

南堂夜相对,油然破离愁。

虽无盈樽酒,清论代献酬。

高篇璨成诵,输写殊不休。

婆娑双凤凰,飞舞光彩浮。

忽然变瑰怪,风霆拔金虬。

倾听魄已悸,何暇测其由。

君家门阀大,先世勤令猷。

晋公典册文,太尉廊庙谋。

子孙今多才,信矣阴德流。

还辕欲何语,赠子诗聿修。

(0)

雨后之南陵点馔

斋房厌危坐,出户旷舒散。

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乱。

萦回俯川陆,窈窕见楼观。

耳目久尘埃,兹辰一湔浣。

(0)

和崔象之颍桥观赠陈清臣太丞兼简陈

崔侯朝从西邑归,面有矜色口且咨。

云得高士陈其姓,非向可见所庶几。

尝登于朝最吏课,一旦去之心甚怡。

颍阳古观三日语,坐见月出青松枝。

深穷性命识原本,论议纯一无瑕疵。

周通旁畅未始极,曾不与道相乖违。

陈虽平生所未识,以子而誉信不疑。

向风长想日复夜,膏车秣马吾其西。

(0)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其四柘湖

柘湖沦此地,柘山岿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0)

君俞惠诗觅洛中所得大金菊辄次韵酬二篇·其一

繁英浮动满烟叶,爱重不减双南金。

陶公此兴亦不浅,聊赠翠茁酬高吟。

(0)

山林

长林翳空谷,兹惟群材府。

石路险且跻,不为斧斤取。

火云无时蒸,众叶朝自雨。

仰视不见末,飞鸟安得度。

下有灵药草,其品难记数。

骈然花实繁,红紫贯四序。

霜风落橡栗,投掷地虺怒。

过岭林更深,欲前防猛虎。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