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

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

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常熟城外景色的感慨与回忆。首句“琴川落日水粼粼”以琴川河的夕阳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回首重来十二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时间流逝之感油然而生。

“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两句,通过对比旧时山色与现在的变化,以及“乌目”与“白头”的形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山色依旧,但人的容颜已老,物是人非之感跃然纸上。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描绘了城墙上的雉堞在空中挺立,仿佛守护着这座城池,而满城的士兵穿着戎装,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痕迹和历史的沉重。这里既有对过往战争的反思,也蕴含着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以一株独立的柳树,临水而立,似乎在迎接过客,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这株柳树不仅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的深情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怀国瑞侄女

通宵寐不成,寂寂曙风生。

空馆相思夜,寒猿断续声。

(0)

步三兄原韵二首·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

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0)

赠别大兄二首·其二

检点行装泪未干,满怀别绪路漫漫。

天南地北增惆怅,容易分离聚首难。

(0)

归途杂述·其五

旅行无好怀,日日数归路。

黄埃欲障天,却步难小住。

茅店傍荒墟,酒帘挂高树。

村酿不堪酌,且复赏其趣。

举杯辄陶然,一醉忘千虑。

(0)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七

国中近事欲言难,得祸何尝为腊丸。

肯负永陵一抔土,千秋休议肉台盘。

(0)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五遂前跸

壮哉铫次况,勇略罕其匹。

请闲有深谋,一笑遂前跸。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