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偶作》
《临江仙.偶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忆在冶城公膝下,围棋年少知名。

石头儿女本轻盈。象床春纵博,珠袷夜弹筝。

倏忽过江门第换,沧桑飞渡群伧。

吴霜点鬓不胜情。案头无鬼论,肘后净名经。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偶作》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段往昔与现在交织的回忆,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词中首句“忆在冶城公膝下,围棋年少知名”,仿佛将读者带入了过去,描述了词人在少年时期与长辈一同在冶城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的他以围棋技艺闻名。接下来,“石头儿女本轻盈。象床春纵博,珠袷夜弹筝”几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年轻时的欢乐与活力,象床之上纵情博弈,夜晚则以珠饰的衣裳伴着筝声度过,充满了青春的热烈与自由。

然而,好景不长,“倏忽过江门第换,沧桑飞渡群伧”两句转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曾经熟悉的环境与人物已经不再,如同岁月的洪流,将一切冲刷得面目全非。最后,“吴霜点鬓不胜情。案头无鬼论,肘后净名经”表达了词人面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哀愁,白发如霜,案上无处寻觅往日的嬉笑怒骂,肘边也只剩下佛经相伴,寄托了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陈维崧词风中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吴氏吟香园八咏中六首.六.老圃吟秋

既放篱下菊,又开水边蓼。

秋色日日佳,诗兴添多少?

(0)

颂臣谢丈留须,余戏赠两绝,有『长须国里如求婿,跨凤乘龙属此髯』之句,后余弟烈堂果赠一姬,喜拙诗竟成佳谶,因次前韵,再赋二章,以博妆台双笑·其二

灯前却扇尚生疏,镜槛相偎晓起馀。

笑撚吟髭成八字,宫眉画出比何如。

(0)

雨中卧病,闻溪水声作·其二

小溪涨绿雨新晴,茂树连阴伯赵鸣。

屈指分龙时节近,南风一路打禾声。

(0)

次和邱仙根水部见示之作,兼呈颂臣秀才·其二

戎马十年耆老尽,邱公去作岭南人。

眼中唯有谢康乐,五字韩亡泣鬼神。

(0)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其六

门第琅琊集凤鸾,阿戎多病带围宽。

乌衣巷口头俱黑,绿竹林中影不单。

芳岁蹉跎看渐晚,哀吟抗脏和应难。

何如携手江楼醉,赵女清歌张女弹。

(0)

归故居三首·其三

枯荷聚秋声,西风来何骤。

回归曾几时,月圆惊已又。

抚事多慨伤,泪落满衣袖。

为人驱烦忧,有味是醇酎。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