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古城阴,萧萧竹树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不因支许旧,那得遂幽寻。
落日古城阴,萧萧竹树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不因支许旧,那得遂幽寻。
这首明代诗人唐肃的《宿真庆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落日古城阴”以傍晚时分古城的阴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接着,“萧萧竹树深”通过竹林的瑟瑟声和茂密的树丛,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深远。
“雨花知佛境”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雨滴落在竹叶上的声音比喻为佛境中的宁静,暗示庵内可能有修行者的存在。而“流水识禅心”则借流水的潺潺声,表达出对禅定心境的理解,仿佛水声也能领悟禅者的内心世界。
“月到翻经榻”描绘夜晚月光洒在僧人翻阅佛经的榻上,增添了清冷而神圣的气氛。最后一句“苔缘挂壁琴”则以青苔覆盖的墙壁和闲置的琴,展现出庵内主人的淡泊与超然,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寓意丰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庵中隐逸生活的敬仰,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
读书北轩下,独玩太古清。
稚子请我说,糟粕顾何明。
念彼硁硁人,方起浩浩情。
遗兹以蹈彼,于理或易平。
深愧邹鲁生,章句誓成名。
记问数寸间,孰知躬所行。
为人鬻所有,利如九河倾。
中性或易迁,吾志将难撄。
汎然美造化,庶使学躬耕。
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
赫赫大晋朝,明明辟皇闱。
吾兄既凤翔,王子亦龙飞。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
携手升玉阶,并坐侍丹帷。
金珰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斯荣非攸庶,缱绻情所希。
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临川靡芳饵,何为守空坻。
槁叶待风飘,逝将与君违。
违君能无恋,尸素当言归。
归身蓬荜庐,乐道以忘饥。
进则无云补,退则恤其私。
但愿隆弘美,王度日清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