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夏而有秋意》
《首夏而有秋意》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才过清和候,凄然感旅怀。

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

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

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ǒuxiàéryǒuqiū
sòng / céngbǎi

cáiguòqīnghòurángǎn怀huái

xīnqióngyínluòmǎnqiánjiē

liúhuǒchūnréngzhùhuáitúnjiā

píngshīfēngguīpéngchái

翻译
刚刚度过清明时节,我内心充满凄凉,感受到旅行者的孤寂之情。
新生的蟋蟀在古老的台阶上鸣叫,落叶堆积在门前台阶上。
尽管春天的石榴花依然盛开,午后的槐树也显得格外宜人。
我借诗记录这里的风土人情,回家后与朋友们分享。
注释
清和:清明时节。
凄然:凄凉。
旅怀:旅行者的心情。
新蛩:新生的蟋蟀。
古砌:古老的台阶。
榴火:石榴花。
槐屯:槐树丛。
凭诗:借诗。
风土:地方的风俗习惯。
朋侪: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初夏时节却带有一丝秋日的凉意与感伤的情怀。诗人通过新蛩(一种古称,可能指蟋蟀或其他昆虫)的吟唱和古老砌石墙来表达自己的旅途思念之情。而落叶满前阶,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无声哀叹。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表现了诗人对于温暖季节的留恋以及午后的宁静美好。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和他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远方家乡或亲朋的思念之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刻,是诗人凭借诗歌记录下来的风土民情,也是他归乡时与朋友交流的一种方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家国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甲子秋日入邓玄度镜园得诗十章次杜少陵过何氏山林韵乙丑春正月重入镜园复次少陵重过何氏山林二十韵得诗五章·其四

击钵韵常险,敲灯话更长。

瓦盘供菜甲,石鼎试茶鎗。

但种陶潜秫,休持蔡泽梁。

重来花信好,酌醴荐东皇。

(0)

甲子秋七月入宝安过访邓玄度观察镜园同尹用平温尔惇两年丈饮邻仙楼用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诗四十韵·其九

破雨山啼鸟,登台衣湿云。

卯酲仍命酒,泥饮亦论文。

花晕露初泫,岸痕潮已分。

美人贻杂佩,兰蕙日缤纷。

(0)

苦雨

正月至二月,未有不阴时。

天漏石难补,春寒龙转痴。

莺花偏见妒,笠屐最相宜。

曝背何时献,愁霖且赋诗。

(0)

仲师宗雅见过小园喜而赋赠·其一

久矣吾衰矣,胡然汝惠然。

停云能命驾,棹雪不回船。

作客逢秋半,登台喜月圆。

东山已高枕,努力有阿玄。

(0)

李伯开见过小园共订罗浮之游用来韵却答

墐户江云北,开林野郭西。

愧非杨子宅,薄拟武陵溪。

客少常悬榻,君来为淈泥。

相期坐黄鹄,仙路且提携。

(0)

春日鸡足山人和陶元亮归去来辞见访摄病愁霖不得言晤赋此奉谢

谢客已一月,论交自昔年。

何来黄绮侣,忽贶紫芝篇。

霢霂荒林雨,凄迷宿莽烟。

和陶今止酒,访戴且回船。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