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日夜老,神仙那可求。
杨雄识字苦,玄晏著书愁。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
论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楼。
鬓发日夜老,神仙那可求。
杨雄识字苦,玄晏著书愁。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
论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题为《和邓善之秋兴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我感受表达人生哲理,通过描绘鬓发的老去和对神仙不可求的感慨,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首句“鬓发日夜老”直接写出了岁月催人老的现实,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接下来,“神仙那可求”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神仙生活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失落感。诗人借杨雄苦于识字和玄晏著书时的忧虑,暗示了学问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美酒、红莲以及秋天的朱弦和白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意境,寓言人生的短暂欢愉和孤独寂寥。
最后两句“论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楼”,诗人感叹在忙碌的学术探讨中,几乎没有闲暇时间,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忙碌也要登高望远,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知识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征南远韵度,诣绝皆妙言。
银台陈谏疏,耻作赋兔园。
手板聊拄颊,爽气来新萹。
临窗无谢守,僧珍自超然。
我游赤壁下,为君且延缘。
周礼尽在鲁,惊嗟类韩宣。
候雁响横河,游子念故山。
行当理烟艇,相期醉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