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扬州何处,云中双塔巑岏。
山外云涛断日,夕阳应近长安。
西望扬州何处,云中双塔巑岏。
山外云涛断日,夕阳应近长安。
这是一首描绘远眺之美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张耒之手。诗中“西望扬州何处”一语,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扬州的向往与寻觅之情。扬州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座著名的城市,以其繁华与文化底蕴闻名,而诗人却只能在云间窥见那“双塔巑岏”的轮廓,透露出一种隔绝与神秘感。
"山外云涛断日"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山外的云如同波涛一般,遮断了天边的阳光,让人感到日影已晚,是夕阳将近的时刻。而“夕阳应近长安”则暗示了诗人的立足之地渐渐被夕阳所笼罩,长安城也随着太阳的下沉而显得格外庄严与孤寂。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更通过对光影变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空间遥远带来的感伤和哲思。
妙喜老人骨应槁,明月堂空迹如扫。
丛林耆旧半消磨,砥柱颓波馀此老。
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于连城宝。
我盖知名二十年,长恨识师之不早。
朅来陵阳第二峰,一笑相从即倾倒。
午窗对坐语笑清,夜榻归来魂梦好。
大颠理势恐是渠,澄观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未尽俗缘多病恼。
相期巢父早掉头,共住山中拾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