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
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
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
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久病有感因示后学》。诗人以个人的病弱之躯与世事无常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佛教空寂理念的思考。
"羸病身未死,轻安人屡亡",诗人自述身体衰弱但生命尚未终结,然而身边的人却频繁离世,这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穹旻不可问,浮世转加伤",诗人感叹宇宙的深邃无法探询,世间人事的变迁更令人痛心。"穹旻"象征着天地自然,"浮世"则指短暂而无定的世间。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长",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即使是三十年也显得短暂,而百年光阴在比较中似乎又显得漫长。这里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未能齐一梦,何以事空王",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既然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又如何能遵循佛教中的空寂之道,去面对人生的虚无?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经历之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死、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法的沉思。
陈平未豹变,乃在委巷居。
贫贱不相救,安用长者车。
恬退匪所甘,落拓计益疏。
藉非时命济,咫尺填沟渠。
赍志遂没地,史笔何胜书。
谁与负物色,果在风尘初。
买臣傲妻子,斯理堪杀躯。
圣论贵素位,大贤有卷舒。
不见张仲蔚,蒿莱深闭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