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捕风捉影同,咄嗟怪事又书空。
寄身我已叹张俭,亡命人谁累孔融。
浅渚无鱼徒撒网,平沙有雁惯惊弓。
主藏请问名何谓,惭愧朱家侠士风。
一笑捕风捉影同,咄嗟怪事又书空。
寄身我已叹张俭,亡命人谁累孔融。
浅渚无鱼徒撒网,平沙有雁惯惊弓。
主藏请问名何谓,惭愧朱家侠士风。
这首诗《九月十三夜书事》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的思绪与感慨。首句“一笑捕风捉影同”以轻松的口吻开始,似乎在说笑间捕捉到了某种虚幻之物,引出下文对现实世界的质疑与反思。接着,“咄嗟怪事又书空”一句,表达了对世间种种不可思议现象的惊讶与不解,仿佛在空中书写着对这些怪事的思考。
“寄身我已叹张俭”借用东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张俭的故事,暗喻自己虽非身处逆境,但内心同样充满忧虑和感叹。紧接着,“亡命人谁累孔融”则以三国时期因直言而被牵连的孔融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在复杂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的不易,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浅渚无鱼徒撒网,平沙有雁惯惊弓”两句自然景象的描写,寓含深意。鱼儿在浅水处难以觅食,渔人徒劳撒网;雁群在平沙上飞行,却总因箭矢的威胁而惊慌。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描绘,也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面对未知的危险和挑战,往往感到无力与恐惧。
最后,“主藏请问名何谓,惭愧朱家侠士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自省,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侠士精神的向往与敬佩。朱家侠士风,指的是汉代著名侠士朱家的慷慨仗义、扶危济困的行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像古代侠士那样行侠仗义的惭愧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流畅,寓意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火云腾空作紫绛,玉女素趺骑采虹。
羿弓迕月嫦娥降,霞浆浮?清腑脏。
与我三夕敛衽让,欲饮不饮却羞量。
飞琼吹箫双成唱,雪靥银齿恣谑浪。
天风忽吹气晃荡,织女招手天河上。
石室机张三万丈,自言此工殊可怆。
我欲从之窥帝仗,三辰七宿形模壮。
王母嗔顾谁所谤,翻然一觉堕烟瘴。
梧月在窗梅插帐,炉烟已烬俄蓬放。
山城漏点橹牙向,行人夜趁广江涨。
琼楼岑崟接天高,中有仙人濡吟毫。
烟云落纸杂风雨,方塘潋滟生波涛。
闻说天台落桂子,故应缥缈随流水。
天香云外竟谁传,空阶夜滴凉音起。
世事犹来似走丸,珠宫几见瑞光蟠。
好凭玉笛吹深处,试掷虹桥入广寒。
漳水悠悠近清汴,古风逸事今多变。
隽句空留碧玉笺,雅词谁唱红牙板。
金飙肃肃合空山,云影虽沈那得坚。
自卷湘帘拜蟾魄,更留弦管夜深看。
每惜阴晴不长好,掩却秋光太草草。
窈窕佳月难屡逢,此语吾闻自坡老。
锦绣罗胸未是贫,筵前棣萼亦诗人。
松花酒熟莫轻出,举盏惟邀修月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