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民瘦如鹄,将稗野田里。
相视不能言,悲风草间起。
饥民瘦如鹄,将稗野田里。
相视不能言,悲风草间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社会景象。"饥民瘦如鹄",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出饥民们因长期饥饿而形销骨立的状态,如同孤独的鸿雁。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田野间寻找仅有的救命之粮——稗子。"将稗野田里",寥寥数语,却揭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相视不能言",通过无声的对视,表达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深深哀愁和无尽的沉默,这种无声的悲凉更胜千言。最后,"悲风草间起"以自然环境作衬托,一阵悲凉的风从草丛中吹过,仿佛连天地都在为之动容,增添了整个画面的凄楚气氛。
总的来说,刘崧的这首《过山下见人有将稗子者》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以及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枯杨不再芳,残花不再扬。
下士忽愁苦,斯人已沦亡。
沦亡岁月迁,昨梦在我傍。
觉来不见君,神思空旁皇。
旁皇何所之,愿言携酒浆。
寻君墓前道,空山石苍苍。
苍山万古色,人命有短长。
乡井嗟决绝,魂当随鸟翔。
青云为君衣,白云为君裳,君已契冲穆,岂复含悲伤。
斜日下寒天,存者长相望。
岩势束奔江,破空一千尺。
南来非太华,何有巨灵擘。
颇闻石室内,鍊颜富琼液。
千春羽客蜕,一旦金仙宅。慈云冻不飞,凝作苍玉■。
时看驯鸽舞,远若江鸥白。
洞口题名多,古人皆陈迹。
即事聊成咏,微名何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