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嘉兴问蚕事未兴因而有作》
《经嘉兴问蚕事未兴因而有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杭嘉湖三府,蚕事最盛者。

夹岸种女桑,弥望无高下。

时节未谷雨,摊乌尚早也。

三眠已不误,何虑缫丝寡。

周礼禁原蚕,岂为桑与马。

利戒不遗馀,深意存非假。

时巡廑农桑,劝课及春社。

插秧候正遥,菜麦早遍野。

我更何所事,拈吟清兴惹。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南地区蚕桑业的繁荣景象,以及清朝乾隆皇帝对农业的关注与倡导。首句“杭嘉湖三府,蚕事最盛者”点明地点与主题,接着描述了沿岸广袤的桑田,一片葱郁,无边无际。通过“三眠已不误,何虑缫丝寡”,诗人表达了对蚕桑生长周期的了解和对丰收的乐观态度。

“周礼禁原蚕,岂为桑与马”一句,借古喻今,暗指古代礼制对农业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农业政策的肯定。接下来,“利戒不遗馀,深意存非假”强调了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并非表面所见。

最后,“时巡廑农桑,劝课及春社”体现了乾隆皇帝亲临田间地头,关心农事,鼓励春社活动的情景。而“插秧候正遥,菜麦早遍野”则描绘了春耕的繁忙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农事活动,既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政策的颂扬。诗中蕴含的对自然与农业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智慧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毕少董繙经图诗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片时偷生万年泣,倘得义成身乃立。
已将死生委天公,要因笔削明吾迹。
偃蹇榻上书千帙,坐使群儒仆墙壁。
凛然紬史行天诛,扫除坦涂大搜索。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嫣然侍侧两少丽,桃叶桃根莫能及。
蔻梢轻露有华,早梅花嫩春无力。
欲将婢子固君心,岂料君心坚铁石。
果闻远使报还家,万里精诚初不隔。
书成初奏未央宫,金马石渠皆动色。
不与左氏作忠臣,忠欲天王坐中国。
圣人大法先能识,节义大闲今独得。
伤麟叹凤非道穷。
千载相逢犹咫尺。
尊王便是祝厘心,圣人寿与天无极。

(0)

洪驹父泛舟将过颍同张仲宗出钱席间留诗为别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
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
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
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0)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

轩冕三从盛,门庭五福优。
凄凉孝子泪,悲恸故山秋。
杨子新阡启,班昭旧史留。
空堂对萱草,无复更忘忧。

(0)

蒙蔡藏用惠古风一轴叹仰不足辄赋病桐书为谢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蚊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
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0)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

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
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
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
归隐我无冲凌晨气,相思时望少微星。

(0)

访关子开兄弟于余姚怀先世旧契

山嵇交契自当年,重到同乡各怆然。
百里山川清自旧,两家子弟老于前。
疏梅开处数枝玉,小雨来时一段烟。
岁晚不调相会数,溪头尚趁有归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