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的闲适生活和心境。"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表达了诗人因酷暑而生的忧愁,以及时间飞逝,头发转眼即将斑白的感慨。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中的“鸾章”指的是美好的文章或书法,而“鹤骨客”则是对隐逸之人的雅号。这两句表明诗人在夏日的清凉时刻,因欣赏美文而突然想起那些高洁脱俗的人物。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则描绘了诗人享受夏日清凉时的悠闲情景。“丹台”指的是红色的书桌或讲经台,“赤玉舄”则是形容鞋子的华丽词汇。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材质,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意境。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意愿。“清音”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清新的声音,或是古琴之声;“月液”则象征着纯净和冷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新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对于精神滋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文化寄托的心境。
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
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
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
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
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
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
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
渊明松菊径,仲蔚蓬莱间。
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
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
适斋贤主人,归卧甬水边。
家中无留贸,饥食困即眠。
不可学其可,已省区中缘。
嗟哉我何人,爱慕此二贤。
素贫乏常产,晚有屋数椽。
圣君不忍弃,未许车高悬。
月散官中粟,不蓄俸馀钱。
性复喜宾客,日日罗槃筵。
万事不挂眼,尚为诗所缠。
山上列花木,山下疏清泉。
终日自逍遥,濠上乐亦全。
起予者谁欤,三诵达哉篇。
《适斋先生续乐天达哉行因继其后诗虽不工聊抒鄙意而已》【宋·姜特立】乐天吾所敬,挂冠方一年。家事能几何,处置有后先。始卖南坊园,次卖东郭田。末乃货其庐,缗钱可三千。不为子孙计,冀可了目前。呜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颜子附郭外,不闻鬻其阡。渊明松菊径,仲蔚蓬莱间。阙一尚不可,而况尽弃捐。先生果何心,达者未必然。适斋贤主人,归卧甬水边。家中无留贸,饥食困即眠。不可学其可,已省区中缘。嗟哉我何人,爱慕此二贤。素贫乏常产,晚有屋数椽。圣君不忍弃,未许车高悬。月散官中粟,不蓄俸馀钱。性复喜宾客,日日罗槃筵。万事不挂眼,尚为诗所缠。山上列花木,山下疏清泉。终日自逍遥,濠上乐亦全。起予者谁欤,三诵达哉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Qbrq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