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倅北州来,平日风情尚壮哉。
玉水声中寒濯笔,石楠乡里夜衔杯。
可怜白首成何事,犹得红旌向北回。
太守故人应笑我,践言堪愧子陵台。
十年前倅北州来,平日风情尚壮哉。
玉水声中寒濯笔,石楠乡里夜衔杯。
可怜白首成何事,犹得红旌向北回。
太守故人应笑我,践言堪愧子陵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玉的作品,名为《至和中得倅新定今领福唐再经此郡感旧书怀因呈使君刘孝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状况的无奈。
"十年前倅北州来,平日风情尚壮哉。" 这两句表明诗人十年前曾到达北州,那时候的风流韵事仍然历历在目,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豪迈的情怀。
"玉水声中寒濯笔,石楠乡里夜衔杯。" 玉水之声清脆,如同诗人手中的笔墨一般冷静而深远;石楠之乡夜晚时分,人们举杯畅饮,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安详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景。
"可怜白首成何事,犹得红旌向北回。" 时光荏苒,诗人的黑发转眼已成雪白,但仍旧能够挥舞着红色的旗帜向北方进发。这两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甘心老、依然壮志未酬的心境。
"太守故人应笑我,践言堪愧子陵台。" 太守指的是地方官吏,这里指代旧友,诗人自嘲自己当年豪迈的承诺如今难以兑现,让人感到羞愧。在古代,子陵台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和不忘初心的立场。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那种特有的情怀和深沉的情绪。
珠江万里双鱼赤,飞坠云中字一尺。
世途莽荡三荆劈,开亟此际肠应直。
肠应直,可奈何。
中流鼓枻扬素波,层峦突兀垂青萝。
一饮一石宁足多,烂醉却把山灵呵。
我独胡为长坎轲,弟也意气今则那。
高阳酒徒还病魔,荣华到眼掣电过。
谁其寿者清俟河,河亦不易清,人亦不易寿。
古来文章称不朽,群鞭逸足中原走。
朅来犄角归吾手,况尔汗血追其后。
只今片艇大如斗,烈日摩空逼长昼。
安得仙人玉露盘,相思一使枯肠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