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闻白猿,朝不见白鹇。
忘却下江水,错恨恋舟山。
夜不闻白猿,朝不见白鹇。
忘却下江水,错恨恋舟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宣城道中的独特心境与遭遇。首句“夜不闻白猿,朝不见白鹇”,以夜间的寂静与清晨的空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白猿与白鹇,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灵,它们的消失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忘却下江水,错恨恋舟山”两句,情感转折,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过往,或许是在某个时刻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原本的路径——“下江水”,而错误地陷入了对“恋舟山”的执着之中。这里的“恋舟山”可能寓指某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或追求,或许是对于某种理想状态的过分迷恋,以至于忘记了最初的本心和目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省。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诗人试图寻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也反思自己在追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与误解。这种对自我认知的深度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细腻洞察。
事亦有至难,百为无一可。
千钧系一发,狂澜欲转柁。
濯濯少年锐,侧眼自颐朵。
出门占同人,立谈侈负荷。
江湖望南斗,中夜重起坐。
之子亦可念,世路殊测叵。
痴儿已见几,谓迟恐不果。
我倦答痴儿,月固不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