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山人种竹多,秋风萧飒意如何。
浮云不尽夏西谷,落日遥连淇上波。
起舞蛟龙金错落,飞来丹凤锦婆娑。
何时白日清江路,乞与渔竿理钓蓑。
闻说山人种竹多,秋风萧飒意如何。
浮云不尽夏西谷,落日遥连淇上波。
起舞蛟龙金错落,飞来丹凤锦婆娑。
何时白日清江路,乞与渔竿理钓蓑。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寄题黄氏竹所》描绘了一幅竹林秋色图。首句“闻说山人种竹多”,以听说的方式引入,展现出竹林的丰茂景象。接着,“秋风萧飒意如何”描绘了秋风吹过竹林,带给人的清新与寂寥之感,引人遐想。
“浮云不尽夏西谷,落日遥连淇上波”两句,通过浮云和落日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深远与宁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山谷和淇水,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起舞蛟龙金错落,飞来丹凤锦婆娑”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竹叶比作蛟龙的鳞片和丹凤的羽毛,形象地描绘出竹林在风中摇曳的动态美,宛如龙凤起舞,富有诗意。
最后,“何时白日清江路,乞与渔竿理钓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一个清幽的竹林中,手持钓竿,享受垂钓的乐趣,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
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
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
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
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
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
伊余莅东国,杖节牧齐疆。
乘务惜暂暇,游此无事方。
依岩论孝老,斟泉语经庄。
长文听远义,门徒森山行。
踌蹰念岁述,幽衿烛扶桑。
栖槃时自我,岂云蹈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