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莱城东十里与诸门徒登青阳岭太基山上四面及中嵿扫石置仙坛诗》
《于莱城东十里与诸门徒登青阳岭太基山上四面及中嵿扫石置仙坛诗》全文
南北朝 / 郑道昭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

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

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

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

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

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

伊余莅东国,杖节牧齐疆。

乘务惜暂暇,游此无事方。

依岩论孝老,斟泉语经庄。

长文听远义,门徒森山行。

踌蹰念岁述,幽衿烛扶桑。

栖槃时自我,岂云蹈行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道昭在莱城东十里与弟子们一同登临青阳岭太基山的情景,以及在山顶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弟子们共同探讨儒家经典、追求精神修养的场景。

首句“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描绘了山间寺庙的静谧与祥和,而“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则展现了山色的壮丽与神秘。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描述了山上的高台,四周环绕着山岭,中央明亮的景象。接下来的“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神灵居住于此,与天空相连,与彩虹相接。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中的“□”字可能为笔误或缺失,但大致意思是与几位弟子一起穿越霞光,进入仙境。之后的“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描绘了在树林中漫步,伴随着悠扬的歌声。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则展现了山谷中回荡的钟声与山间飘散的香气。最后,“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可能同样存在笔误或缺失,但整体描绘了清冷的歌声在松树之间回荡的景象。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与弟子们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深入探讨。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郑道昭
朝代:南北朝

(?—516)北魏荥阳开封人,字僖伯。郑羲子。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郎。随孝文帝征沔北,受宠遇。官国子祭酒,屡表请崇儒敦学。累除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官至秘书监。工书法。清代中叶在山东掖县云峰山发现其题名、题诗石刻,又《郑文公碑》亦出其手,列为北魏碑刻书法珍品。
猜你喜欢

述古·其六

积怨岂无自,忘怀良亦难。

睚眦相往复,切骨有馀叹。

爰丝毁绛侯,后乃与交欢。

上前辱赵谈,所以能自安。

鼌错中其祸,东市摧心肝。

错亦始恶丝,案受吴王钱。

毒害有交报,刺客无终贤。

不如彼从史,醇醪醉寒天。

(0)

端州江涨三首·其三

百日霪霖未有晴,蛟鼍吹浪拍江城。

溃堤一夜千家哭,宛似嗷嗷鸿雁声。

(0)

青溪送李元毓还荆山

花覆青溪酒欲波,美人不驻奈愁何。

山灵只合供仙掌,地主无能赋女萝。

鬼谷庋书嫏洞底,仲宣遗榭碧岩阿。

枕流洗耳非吾事,为听奚囊白雪歌。

(0)

石城乐六首·其二

楚水日千里,飘香兰蕙丛。

波心无一折,端自为吴侬。

(0)

章台寺

髣髴雕阑百宝花,老僧犹自拂袈裟。

三休玉磩今何许,飞落宫前一片霞。

(0)

百神觞祝歌为梁伯潜寿母

崧台片片紫霞起,飞入沥湖醉湖水。

金母龙车三万里,渴龙吸香霞觞里。

台边仙子冰雪姿,松花上下金屈卮。

洞宫翠老祝融琯,双成舞曲王登吹。

人间亦有瑶池路,青鸟传书不足慕。

煖烟萱迸吉祥春,宝林桂茁长生树。

桂丹萱碧自年年,石室閒居阅大千。

未论百神聚环佩,且看莱子乐蹁跹。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