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处士挽诗》
《杨处士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丁年已分与时违,便把书棚嘱付儿。

峨岭秋寒千古意,符溪春暖一筒诗。

彩云来往吾何与,草露消磨我自知。

含笑黄泉应不恨,桂华犹有未开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杨处士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句"丁年已分与时违",暗示杨处士在壮年时就已与世长辞,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次句"便把书棚嘱付儿",写杨处士临终前将书籍交付给后辈,体现了他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峨岭秋寒千古意",以峨岭秋景象征杨处士的高尚情操,即使在凄冷的秋天,他的精神犹存。"符溪春暖一筒诗",则通过春天的符溪和诗筒,寓言他虽离世,但诗意犹在,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彩云来往吾何与",表达出诗人对人世浮沉的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事变迁无关。"草露消磨我自知",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死的理解,认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唯有自我内心世界能长久。

最后两句"含笑黄泉应不恨,桂华犹有未开枝",以桂花比喻杨处士的品格,即使逝去,也如桂花未尽开放,仍有芬芳留存。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挽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敬仰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早春游王氏园看牡丹约花开再游探韵赋诗得早字

蜿蜒溪岸寻芳草,似觉城东春色早。

并溪穿竹入幽林,已爱和风养华藻。

参差彫槛木芍药,细叶新抽看渐好。

花开使节傥尚留,愿奉清樽为花倒。

(0)

和残腊幽谷西游适

晴光泛泛山之阿,谷禽朝飞声已和。

溪面冰消玉沙活,临溪逆想春风过。

忽来忽往祇随兴,驺从屏寘殊无多。

略挽梅梢数纤蕊,后日重来添几何。

(0)

句·其八

奇哉江南郭夫子,一顾能令泉价美。

(0)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其二

邓子诗成癖,苦吟秋夜长。

江山得奇秀,风月借清凉。

郢曲高难和,骚人兴未忘。

从君乞馀教,换骨有仙方。

(0)

秋日同文馆诗·其一

别馆朋簪盍,华堂燕俎齐。

手香思露橘,齿冷怯冰梨。

桐影迷金井,苔痕上壁题。

共怜今夜月,亦解照秋闺。

(0)

贻溪怀古十篇·其一濯缨亭

皎皎居士缨,岂有尘可濯。

爱兹沧浪清,偶以斯名记。

转谷群鸽归,衢岸游鱼跃。

檐头碧梧枝,秋来垂影薄。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