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如许。更一夜听风听雨。短篷容与。
盘礴那堪数。弭节澄江树。不为莼鲈归去。
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寒汀古溆。
尽日无人唤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谭麈。
难觅真闲处。肯被水云留住。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江涛如许。更一夜听风听雨。短篷容与。
盘礴那堪数。弭节澄江树。不为莼鲈归去。
怕教冷落芦花,谁招得旧鸥鹭。寒汀古溆。
尽日无人唤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谭麈。
难觅真闲处。肯被水云留住。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听雨的景象,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江涛和风雨之声,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归去的莼鲈(一种水生植物)的不舍。短篷(小船)停泊在弯曲如节操的江树下,诗人却不愿意离开这个清幽之地,担心那边芦花已被寒风吹得冷落,而旧时相伴的小鸟也不再出现。
"泠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一句,则描绘了小舟在水面上行驶的画面,似乎时间与空间都在诗人的笔下延伸开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心境。
此诗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意象丰富而含蓄,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江风雨声的倾听,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寄寓了自己的情怀与精神追求,寻找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真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