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

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ōngwèiguórénliǔshìwǎn
táng / kuàng

xuānhǎishàngyáoluányǐngyuèzhōngxiāo
shuāngjiànláishítóngdiāo

yánglǒngsuìqiūyànjiāxiāo
huàshàliúyǐngmíngjīngqiáo

翻译
鱼轩漂泊在遥远的海上,鸾鸟的倒影在月光中消散。
当双剑一同出现时,它们合而为一,孤独的梧桐在离去的日子里凋零。
夕阳模糊了通往墓地的小径,秋雨中传来低沉的胡笳和箫声。
画像上的羽扇不再留下任何影子,铭旌已经跨过了那座桥。
注释
鱼轩:古代贵族出行的车驾,这里象征着远方或漂泊。
鸾影:鸾鸟的影子,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思念之情。
陇隧:指通往墓地的小路,暗示哀伤的氛围。
铭旌:古代丧葬时挂在柩前的旗子,表示死者身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为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所作的挽歌。挽歌是一种哀悼亡者的诗歌,通常在古代用以纪念逝者。

“鱼轩海上遥”一句,以远离的大海比喻去世之人的灵魂或精神,如同那不可触及的海中鱼轩(鱼轩,一种神话中的海中楼阁)。接下来的“鸾影月中销”,则是用美丽的鸾鸟在明月下的影像,来形容逝者的美好形象已经消失。

“双剑来时合”可能暗指某种仪式或纪念活动,同时也可解作对逝者生前英勇形象的一种赞颂。紧接着的“孤桐去日凋”,则描绘了一种凄凉景象,孤零零的桐树在秋天叶子凋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孤独。

“夕阳迷陇隧”一句,以迷离的夕阳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死的界限模糊。下面的“秋雨咽笳箫”,则是通过秋天细雨的声响,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之情。

最后,“画翣无留影”意味着即便是最精美的艺术作品,也无法留住逝者生命中不可复返的瞬间。而“铭旌已度桥”,则可能指的是纪念逝者的仪式已经进行完毕,时间和生活继续向前推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景象,表达了对逝者深切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命、死亡和哀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乌栖曲·其二

幅幅高帆大艑船,年年岁岁浮湘川。

城乌亦有双飞羽,何不飞啼湘川去。

(0)

寄韩绪仲李伯襄二太史

岭云燕雪不同时,别后封书杳莫期。

穗石天晴花送暖,御河冰泮玉流澌。

冥冥旅雁飞沙急,哑哑栖乌绕树迟。

知尔苑中联句好,早莺啼处使人思。

(0)

周邑侯枉过村居

郎星行部及春和,老稚争迎睹玉珂。

曲巷向逢仙吏寡,应门今报使君过。

为怜折节忘轩冕,何限留馨在薜萝。

苍赤安危劳置问,保釐谁不望恩波。

(0)

辞先墓·其一

手栽松柏渐成围,鸟韵溪声咽落晖。

窀穸已扃朝复夕,音容如在是耶非。

乞身此日书曾上,誓墓当年愿已违。

暂去情知非久别,閒云宿草转依依。

(0)

德安元日试笔

昨夜春回楚水偏,垆峰袅袅自生烟。

万方冠带瞻虞日,九道江流纪禹年。

彩仗云霄贪想像,山城风雪何连绵。

便呼婪尾消寒色,醉眼春光仍四筵。

(0)

刘觐国观察斋捧便道归省佘买舟相访追欢数日值束装还治匆匆分袂赋此为别·其二

何期穗石揽君袪,野醉郊吟兴未除。

剩有凉云随杖屦,乍惊霜霰上头胪。

高情衡岳真相匹,清节潇湘定不如。

珍重圣朝彝鼎在,碧山吾已赋閒居。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