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地控虔与洪,孤城斗绝吴楚东。
连年贼兵塞官路,烽火照夜旌旗红。
治中来时正逢此,自请按行山谷中。
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
凶徒披靡拜麾下,愿持田器为良农。
凯歌归陈破贼状,捷书飞入甘泉宫。
甘泉侍臣知姓氏,天子往往闻其风。
谓当到阙问边事,边上如今尘不起。
但把长笺造凤栖,莫说渡河挑马棰。
此公淹久佐一州,安用州民遮道留。
州中老人错料事,此公行立螭坳头。
庐陵地控虔与洪,孤城斗绝吴楚东。
连年贼兵塞官路,烽火照夜旌旗红。
治中来时正逢此,自请按行山谷中。
禾州吉水方震动,缚取两渠来衅钟。
凶徒披靡拜麾下,愿持田器为良农。
凯歌归陈破贼状,捷书飞入甘泉宫。
甘泉侍臣知姓氏,天子往往闻其风。
谓当到阙问边事,边上如今尘不起。
但把长笺造凤栖,莫说渡河挑马棰。
此公淹久佐一州,安用州民遮道留。
州中老人错料事,此公行立螭坳头。
这首《庐陵行》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描绘了庐陵地区的一次军事行动及其后续影响。诗中展现了庐陵地势险要,战略位置重要,同时遭遇敌军侵扰,烽火连天,战事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治中(地方官员)主动请缨,深入山谷进行巡视,最终成功擒获敌寇首领,稳定了局势。
诗中通过“缚取两渠来衅钟”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擒获敌人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对敌人的惩罚。接着,诗中提到敌军溃败,愿意改过自新,成为良民,体现了战争后和平的愿景。凯歌归来的场景,以及捷报传至京城,显示出胜利的喜悦和朝廷对此的重视。
最后,诗中以“但把长笺造凤栖,莫说渡河挑马棰”两句,表达了对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专注于政务,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体现出对官员行为的正面引导和期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也反映了战后的和平景象和对官员的期许,展现了宋代社会对于和平与治理的向往。
故人身死妻贫病,买药无钱留性命。
半箪赤饭一盂蔬,对不能餐双泪迸。
阿官卖田妾未归,税在夫家田卖谁。
乡胥改割全隐匿,妾典衣裳空被追。
零落生涯种片园,朝朝夜夜盗开门。
邻翁苦妾妾租客,客也无输叫妾论。
那更双棺四缶灰,伐山博米图葬埋。
呜呼豪强欺妾夺山去,不许盐丁燃妾柴。
十岁孤儿出县庭,空手携状投杳冥,黄堂走罢走使軿。
文书送县已三月,依旧含冤说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