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张天师耆山庵》
《寄题张天师耆山庵》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说耆峰胜地偏,庵居别是一壶天。

雅宜河上仙翁住,稳称山中宰相眠。

坞口白云深似海,阶前瑶草碧如烟。

闭门不语坐终日,妙入无为合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天师在耆山庵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闻说耆峰胜地偏”,点出耆山的独特与非凡,暗示此地非同寻常。接着“庵居别是一壶天”一句,以“一壶天”比喻庵内之境,犹如独立于世外的小天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雅宜河上仙翁住,稳称山中宰相眠”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仙翁与宰相进行类比,既表达了对仙翁高洁品格的赞美,也暗示其生活状态的闲适与超然。其中,“雅宜”和“稳称”两词,分别强调了适宜与稳定,进一步凸显了仙翁生活的和谐与自在。

“坞口白云深似海,阶前瑶草碧如烟”描绘了耆山庵周围的自然景观,白云覆盖的山坞如同浩瀚的大海,瑶草绿意盎然,宛如轻烟缭绕,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纯净。

最后,“闭门不语坐终日,妙入无为合自然”两句,揭示了仙翁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静心修行,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通过“闭门不语”、“妙入无为”等词语,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天师在耆山庵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杂兴·其二

书帙侵窗竹数竿,晚留晴影上青攒。

不禁滴尽潇潇叶,时拂疏风雨未乾。

(0)

六月二日大雨如注山涧水溢·其二

草树离离半拂烟,雨滋芳润转青妍。

山人整屐山边去,黄鹄白鸥时导前。

(0)

二十三日

水绕寒城渚外山,淡烟吹暮画应难。

渔舟举网无人会,我老吟诗把眼看。

(0)

昌甫分寄瓢泉继而辛卿遗一壶来以诗为谢

章泉分饷瓢泉酒,已洗牢愁万马空。

重拜书题如夏日,便开瓮盎泻春风。

时闻水石云山主,世数文章翰墨功。

且道岁寒梅雪好,僧窗閒有几人同。

(0)

廿二日施教授父生朝又有子入佛

贤关有子上云梯,更著谈空说妙儿。

窦十郎于今可庆,庞居士在古为奇。

双全福寿人皆仰,三昧薰脩我独知。

春日千花记初度,玉溪閒客为声诗。

(0)

比年秩满言归以四季木犀瑞香二花赠徐和卿再来调官和卿有作因次韵

年时我亦治行装,曾寄閒葩两种香。

一别人犹得相见,再来花更不能忘。

春风披拂依依紫,秋露凄迷冉冉黄。

深巷逍遥昔居此,骚吟先后味何长。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