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送普门上人》。诗中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怀念,以及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与自我省悟。
"花宫难久别"一句,通过“花宫”这样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短暂易逝的美好场所,这里代表着人间的繁华世界。"道者忆千灯"则是说佛教修行者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追寻着内心的光明,即佛法。
"残雪入林路"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雪已经开始融化,自然界正在从沉睡中苏醒。"深山归寺僧"则是说僧人回到了他们的栖息之地——深山中的寺庙。
"日光依嫩草"形容了初春时节,阳光温柔地照在细弱的新草上。"泉响滴春冰"则通过泉水的声响和春天融化的冰块,传达出自然界更新换代的声音。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这两句是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在佛教中,“方便”指的是通向解脱之路的方法,而“一乘”则是指最终的、直接通往菩提(觉悟)的路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深刻认识,即不必追求复杂多变的修行方式,只需看待内心,认识到一切皆归于一条根本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佛法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妙觉慈悲主,身云莹碧霞。
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
无畏全心普,分形应类差。
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
处处得消息,头头感叹嗟。
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
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
谛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