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普门上人》
《送普门上人》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

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0)
注释
花宫: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修行之地。
道者:修道之人。
忆:怀念。
千灯:象征智慧或修行的灯火。
残雪:冬末残留的雪。
林路:树林中的小路。
归寺僧:返回寺庙的僧人。
日光:阳光。
嫩草:新生的草。
春冰:春天的薄冰。
何用:哪里需要。
方便:生活的便利。
看心:审视内心。
一乘:佛教中指唯一真理或佛法。
翻译
花宫的美好时光难以长久分别,修道之人怀念千盏灯火的修行生活。
残存的雪花飘落在树林小径,深山中的僧人从寺庙归来。
阳光洒在柔嫩的草地上,泉水声中春冰滴落发出清脆声响。
何处寻找生活的便利?只需内心清净,即是一切佛法的真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作品,名为《送普门上人》。诗中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怀念,以及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与自我省悟。

"花宫难久别"一句,通过“花宫”这样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短暂易逝的美好场所,这里代表着人间的繁华世界。"道者忆千灯"则是说佛教修行者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追寻着内心的光明,即佛法。

"残雪入林路"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景象,雪已经开始融化,自然界正在从沉睡中苏醒。"深山归寺僧"则是说僧人回到了他们的栖息之地——深山中的寺庙。

"日光依嫩草"形容了初春时节,阳光温柔地照在细弱的新草上。"泉响滴春冰"则通过泉水的声响和春天融化的冰块,传达出自然界更新换代的声音。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这两句是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在佛教中,“方便”指的是通向解脱之路的方法,而“一乘”则是指最终的、直接通往菩提(觉悟)的路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深刻认识,即不必追求复杂多变的修行方式,只需看待内心,认识到一切皆归于一条根本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佛法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九

云影重重,山色濛濛。天晴日出,柳绿花红。

云门大师飏下乾屎橛,直得清香遍地,散为万物春风。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七

年来年去,去来不动乾坤。

岁旧岁新,新旧一般时节。

苍卞山风骨自露,太湖水彻底无波。

冷冷落落,哆哆和和。

门外雪消春水滑,庭前玉立桂婆娑。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四

指天指地,点胸点肋。

将谓六识未具初生孩儿,元来通身是胆白拈正贼。

(0)

偈三十五首·其十五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恁么明得,十万八千。

桃红李白蔷薇紫,问著春风总不知。

(0)

偈颂九首·其九

一拳拳到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玉麟掣断黄金锁,大丈夫儿得自由。

(0)

圆相观音菩萨瑞像颂

妙觉慈悲主,身云莹碧霞。

光轮停夜月,璎珞缀千花。

无畏全心普,分形应类差。

圆通斯第一,名号遍恒沙。

处处得消息,头头感叹嗟。

和风飞语燕,斜日噪寒鸦。

昂首清尘眼,称名断苦芽。

谛观圆满相,砧杵落谁家。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