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君在吴,驰书邀我游西湖。
我还吴,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笑言何时,写我相思。
知君去扫严陵墓,祇把清尊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约陈实,联骑须来踏春色。
西湖千树花正繁,莫待东风吹雪积。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用醒。
人生行乐耳,何必千秋万岁名。
我在越,君在吴,驰书邀我游西湖。
我还吴,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笑言何时,写我相思。
知君去扫严陵墓,祇把清尊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约陈实,联骑须来踏春色。
西湖千树花正繁,莫待东风吹雪积。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用醒。
人生行乐耳,何必千秋万岁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邓牧的作品,名为《寄友》。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厚思念与对生活乐趣的珍视。
首句“我在越,君在吴,驰书邀我游西湖”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隔和交流,展现了友情的悠长。随后的“我还吴,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则通过对比两地位置,强调了彼此间的距离感,同时又巧妙地将共同仰望的明月作为连接两人心灵的纽带。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笑言何时,写我相思。”这一部分不仅描绘了西湖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这里的“佳人”指代朋友,而非女性,这种用法在古典文学中并不罕见。
接下来的“知君去扫严陵墓,祇把清尊酹黄土。”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墓前祭扫之举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反映出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面对时间流逝、英雄辈出的感慨之情。这里的“浮云茫茫”、“江水深”营造了一种深远而又迷离的氛围。
“孤山山下约陈实,联骑须来踏春色。”这两句则是邀友共游之语,通过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珍爱和对朋友相聚的渴望。
“西湖千树花正繁,莫待东风吹雪积。”这一部分直接描绘了西湖春景,并且呼吁不要等待,因为自然之美转瞬即逝。
最后,“有酒如渑,有肉如陵。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用醒。人生行乐耳,何必千秋万岁名。”则是对生活的极致享受与对友情的无限珍惜之情的表达。这一部分充满了对现世欢愉的追求,对朋友之间共度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人生行乐”的哲学思考。
昔我所居,巨室高门。或出或处,笑傲乾坤。
终日熙熙,省定晨昏。致君泽民,兹志常存。
今我所居,圭窦荜门。俯首折腰,如坐覆盆。
终日譊譊,形弊神昏。死所未知,旧事谁论。
人亦有言,祸福无门。忠孝弗著,淫侈实繁。
天其罚我,我又奚怨。傥谨言行,或反丘园。
作为此诗,以告同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