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安之喜雨》
《和安之喜雨》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吁嗟方请雨,润溽果如占。

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

声繁清倦枕,气冷入疏帘。

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

田畴诚最急,花药不妨兼。

诗伯才盈斛,聊应费笔尖。

(0)
翻译
唉,正当祈求降雨的时候,湿润的空气仿佛预示着丰收。
无论是黍稷还是新谷,都期待着雨水的滋润,没有嫌弃的意思。
雨声繁密,让人心情舒畅,清冷的气息穿透窗帘。
田野中的蔓草欢快地摇曳,仿佛龙首高昂;泉水因雨声而显得虎爪更加生动。
农田急需雨水,但也不妨欣赏花药的美丽。
诗人的才情丰富如斛,这雨天正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笔尖流淌出佳作。
注释
方请雨:正在祈求降雨。
润溽:湿润且闷热。
占:预兆。
黍稷:黍和稷,泛指谷物。
来麰:新谷(麰,古时对新谷的称呼)。
声繁:雨声密集。
气冷:清冷的空气。
蔓喜:蔓草欢快。
龙头举:龙首高昂(比喻蔓草的姿态)。
泉惊:泉水因雨声而动。
田畴:田野。
花药:花卉和草药。
诗伯:诗人的尊称。
盈斛:丰富如斛(古代容量单位)。
费笔尖:耗费笔墨(形容创作的投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降临的细雨带来的欢欣与滋润。开篇"吁嗟方请雨,润溽果如占"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和满足,"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则写出了农作物对雨水的依赖与期待。接下来的"声繁清倦枕,气冷入疏帘"描绘了雨声轻柔而连续,与室内凉爽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蔓喜龙头举,泉惊虎爪添"则形象地展现了植物与山泉对这场雨水的欢迎。

诗中间的"田畴诚最急,花药不妨兼"强调了农事的紧迫性和雨水带来的双重益处,不仅滋润了作物,也润泽了花草。最后,"诗伯才盈斛,聊应费笔尖"则是诗人自谑其才,认为自己的文笔充沛,只需轻轻一挥即可对这场雨表达出满足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村生活中对雨水的依赖,以及雨水带来的生命力与希望。诗人的笔触温婉而不失深刻,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细心观察及内心的喜悦之情。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和雨中花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
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
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
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
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
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
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
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0)

甬桥旧业

别业甬城北,抛来二十春。
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
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
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0)

酒筵上答张居士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
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
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0)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0)

赋得乌夜啼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0)

白莲池泛舟

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
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