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仙犹火食,比古未巢居。
老子粗全节,小儿能著书。
下帘留乳燕,投饭出潜鱼。
幸好隆中客,无为起草庐。
似仙犹火食,比古未巢居。
老子粗全节,小儿能著书。
下帘留乳燕,投饭出潜鱼。
幸好隆中客,无为起草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以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态比作古代未有巢居的简朴,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的亲近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似仙犹火食",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简单,犹如神仙般自给自足;"老子粗全节,小儿能著书",则展现了家庭成员各司其职,老少皆有所成的温馨场景。
诗人下帘留住筑巢的乳燕,投饭给水中觅食的潜鱼,这些细节流露出他对生态环境的爱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两句"幸好隆中客,无为起草庐",暗指自己如同隐居的诸葛亮,无需参与繁琐的政务,可以在家中享受这份宁静,教导后代,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乐于田园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教育后代的重视,展现出浓厚的田园诗意和家国情怀。
峨峨蓬莱山,渺渺大瀛水。
神仙有窟宅,亦在玄黄里。
大壑多惊风,不辨龙与鲤。
吹沙乘波出,汹若鲸鲵起。
阳侯贯深渊,海若汩泥滓。
马衔恣馋食,罔象潜谲诡。
谁能报王母,弱水不可履。
羲和近虞渊,日暮空巳矣。
不寐知夜长,起视天宇阔。
散漫草上风,朦胧云间月。
寒禽鸣疏树,黄叶堕阶闼。
俛仰观群物,惆怅不敢发。谁云蝼蚁壤,能使泰山?。
苍鹰铩六翮,狡兔营三窟。
何当威弧正,王旅得肆伐。
箘簬虽微材,尚可施羽筈。
岂意风浪舟,心犹隔胡越。
士生非金玉,有足难自达。
周嫠不恤纬,楚放常怀阙。
平生葵藿情,忍与霜露歇。
玄冰胶坤轴,非君孰能斡?
申章匪繁辞,悲愤不可遏。
十羊烦九牧,自古贻笑嗤。
任贤苟不贰,焉用多人为。
师行仰供给,州县方告疲。
差徭逮所历,添官有权宜。
柰何乘此势,争先植其私。
百司并效尤,货贿从横飞。
列坐隘公堂,号令纷披离。
名称到舆隶,混杂无尊卑。
正官反差出,道路不停驰。
徇禄积日月,官吏之所希。
此辈欲何求,朘剥图身肥。
世皇一宇宙,四海均惠慈。
盗贼乘间发,咎实由官司。
云胡未悔祸,救焚用膏脂。
姻娅遂连茹,公介弃草茨。
农郊日增垒,良民死无期。
天关深虎豹,欲语当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