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燕还巢未定时,村翁散社醉扶儿。
纷纷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所私。
双脸胭脂开北地,五更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茶烟扬鬓丝。
蛰燕还巢未定时,村翁散社醉扶儿。
纷纷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所私。
双脸胭脂开北地,五更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茶烟扬鬓丝。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和石田先生落花诗》第八首,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蛰燕还巢未定时”,以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但时间尚未稳定,暗示着春意的朦胧与不确定。接下来,“村翁散社醉扶儿”描绘了乡村里老翁在社日聚会中喝得微醺,扶着孩童的场景,体现了民俗风情和生活的闲适。
“纷纷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所私”两句,通过“无赖”形容繁花盛开的热闹,又借“默默春心”表达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双脸胭脂开北地”运用比喻,将花朵比作女子的面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娇艳。“五更风雨葬西施”则借西施之名,寓言花朵在风雨中凋零,流露出诗人对春花易逝的哀怜。
最后两句,“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茶烟扬鬓丝”描述诗人独自在午后整理床榻,品茗独处,看着袅袅升起的茶烟,感叹岁月如丝,鬓发渐白,流露出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琐事的描绘,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
寒崖吹古雪,晴壑暄新霁。
须臾峡底云,蒸蒸复上袂。
俯闻空谷雷,飞雨洒萝薜。
崔巍万仞巅,红轮自明丽。
阴阳备四时,元化运五际。
乃知山中历,一日千岁计。
长年怀赤松,未许辞圣世。
出山揖三峰,幽思尚凌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