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楼何凝阴,雨气正含雾。
潇洒集群霤,浙沥散高树。
声悬长风外,坐想当瀑布。
习喧久渐息,静听乃真趣。
阴晴造化意,年芳暗中度。
白发如散丝,凭君写幽素。
飞楼何凝阴,雨气正含雾。
潇洒集群霤,浙沥散高树。
声悬长风外,坐想当瀑布。
习喧久渐息,静听乃真趣。
阴晴造化意,年芳暗中度。
白发如散丝,凭君写幽素。
这首诗描绘了在听雨楼中聆听雨声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的形态与声音,以及雨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首句“飞楼何凝阴,雨气正含雾”描绘了雨天楼阁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潇洒集群霤,浙沥散高树”描述了雨滴汇聚成群,从高处洒落,落在树梢上发出淅沥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雨的动态美。
“声悬长风外,坐想当瀑布”进一步将雨声与瀑布声相比较,强调了雨声的宏大与悠远,仿佛置身于瀑布前,感受自然的力量与和谐。诗人通过“习喧久渐息,静听乃真趣”表达了在喧嚣中寻找宁静的乐趣,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最后,“阴晴造化意,年芳暗中度”揭示了自然界中阴晴的变化是宇宙规律的体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永恒。而“白发如散丝,凭君写幽素”则以白发比喻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表达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雨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何处珍丛最早开,海云山茗合江梅。
忽传诗帅邀肤使,不用歌姬侍宴杯。
晓艳鲜明同绮靡,晚妆清淡奉徘徊。
此时文酒风流事,岂似临江放荡来。
少陵昨者百忧集,但言儿啼四壁空。
羁臣即今百忧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畴昔罪臣投荆州,板舆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劳事,况乃离别酸鼻头。
荆州破屋冷似铁,眼边种种那堪说。
缚竹为瓦安得完,往往稀间过霜雪。
母氏癯然由暑热,喘卧十日遽死诀。
至斯极矣其予乎,每辄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逢赦却上沙市船。
饱闻荆江西江恶,举家性命实可怜。
馀生休论饭不足,今费君王岳祠禄。
母氏弃我如许时,殊方只有看云哭。
贺公吴语慎莫嫌,渠自山阴一茅屋。
瘦妻稚子姑团栾,此叟堆灰未穷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