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岩扃岁月深,春风狼藉到如今。
回头依旧岩前路,百鸟衔花无处寻。
一别岩扃岁月深,春风狼藉到如今。
回头依旧岩前路,百鸟衔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济东岩分别多年后,再次回到岩前时的感慨与景象。首句“一别岩扃岁月深”,点明了时间之久远,岩扃即岩石洞穴,这里指济东岩所在的山岩。诗人以“岁月深”三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春风狼藉到如今”,描述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景象,但这里的“狼藉”并非混乱之意,而是形容春风吹拂下,落花满地,一片繁华景象。这句诗通过春风与落花,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回头依旧岩前路,百鸟衔花无处寻。”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回头望向曾经熟悉的岩前小径,却发现昔日那百鸟衔花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更迭变化,也隐喻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通过“无处寻”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回忆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深深眷恋。
溪上桃花发,山前桂舸移。
水流过峡急,风逆出江迟。
南国鱼虾厌,东都梦寐思。
逢人若有问,不似在朝时。
蛟龙上汉鱼潜动,梁栋生云燕未知。
风点稍闻寒瓦急,玉条初向画檐垂。
何郎夜听应逢句,谢朓朝观必有诗。
老大莫将文字困,为公牵强不胜疲。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
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
田父欣来问行幸,依稀还似斗鸡翁。
时望前湖倚玉梯,云山横绝路东西。
只知远目穷芳草,不见高人在曲堤。
画榼寻春应醉去,旧朋怀昔欲魂迷。
海边燕子来无数,愿托双飞寄短题。
蒲叶高帆十二幅,秋风逆水满樯开。
是时不畏浪头起,到日定将船尾堆。
用舍东方言虎鼠,贱疏梅福比蒿莱。
少年才辨无如美,庐岳峰前莫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