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月上人赴少林》
《送月上人赴少林》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只臂伽黎不作难,将心到处遣人安。

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

箧里赠诗更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

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刹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月上人的僧侣前往少林寺的旅程,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所见之景。

“只臂伽黎不作难”,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僧侣的形象,他身着袈裟,虽只有一臂,却无丝毫困难,展现出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将心到处遣人安”,进一步揭示了僧侣的慈悲与包容,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人心灵得到安宁。

“瓶离汴水秋风冷,锡入嵩峰夜月寒”,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汴水边的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嵩山之巅,夜月之下,锡杖轻轻触碰,更添几分寒意。这样的景象不仅烘托了僧侣行旅的孤独与寂寥,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考验。

“箧里赠诗更雨晒,囊中施钵对风餐”,这两句则转向了僧侣的生活细节。箧中存放的赠诗,在雨后晾干,囊中装着的施食钵,对着风餐而食。这些日常琐事,既体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淡泊,也反映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最后,“心知拟就东林宿,已向林梢荐刹竿”两句,表达了僧侣对东林寺的向往与追求。虽然还未真正到达,但心灵早已与之相连,如同林梢的刹竿,指向了修行的归宿。整首诗在描绘僧侣旅途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邃哲思。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雁门烟雨

以雁名门雁却无,望中云树半模糊。

谁家染笔工秋画,一幅沧溟烟雨图。

(0)

壬辰春仲护送巡道周公抵澎抚恤赋呈二律·其二

旌旗照耀海东瀛,洞悉嗷嗷待哺情。

澎岛弹丸归指顾,海民环堵颂仁声。

阳春有脚风先暖,春雨如膏日渐晴。

末弁奇逢随骥尾,寰清如镜庆升平。

(0)

澎湖杂咏·其十三

及肩墙已费经营,百堞雄关岂易成。

直把澎湖当蓬岛,神仙居处本无城。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连朝细雨洒廉纤,滋味因风到舌尖。

遥想神仙高会后,冰厨撒下水晶盐。

(0)

虎井沈城

泗州没微桑,鄂州没洞庭。

沧桑几变易,何况东海溟。

虎井屿前有沈城,风狂浪涌无影形。

秋水澄澈波渊渟,渔人下视见星星,女墙雉堞高伶俜。

约略红毛城大小,殷红砖石苔藓青。

不知何年落海底,中有败壁横窗棂。

蔡生述之我则听,不敢乘舟窥视恐惊蛟龙醒,作歌聊向虎山铭。

(0)

耕耤·其二

布谷声齐遍海东,夜来时雨兆年丰。

遥知捧日云多处,天子躬耕千亩中。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