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筑环为堵,仍裁月作床。
公来时隐几,身世在羲皇。
已筑环为堵,仍裁月作床。
公来时隐几,身世在羲皇。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画家、文学家文同所作的《阆州东园十咏·其十·郎中庵》。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已筑环为堵,仍裁月作床"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景。"已筑环为堵"中的“堵”字通常指的是围墙或障碍,但在这里,它被用来形容一种自然界的边界,这种使用给人以奇异之感。而“仍裁月作床”,则是将月光比喻成可以裁切、塑造的物体,进而作为一张床,这种想象力极强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触摸到诗人的梦境。
"公来时隐几,身世在羲皇"两句,则是对时间和历史的一种深刻感悟。"公来时隐几"中的“公”可能指的是朝代更迭的时间流转,而“隐几”则意味着时间的不可捉摸与迅速流逝。"身世在羲皇"中,“羲皇”通常是古代帝王的美称,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显示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融入宇宙永恒的胸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时间历史的独特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物我两忘、超脱尘世的追求。这种境界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哲学思考,也映射出他个人的艺术追求与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