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疏林下,幽香满露丛。
相依君子竹,叶叶是清风。
自在疏林下,幽香满露丛。
相依君子竹,叶叶是清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洁的画面,通过“自在疏林下,幽香满露丛”两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以“相依君子竹,叶叶是清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竹子比作君子,其叶片如同清风一般,既表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也寓意着君子之风的纯净与高尚。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视。诗中所展现的和谐共生、清雅脱俗的境界,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高远。
清晨访故旧,及暮始言还。
发棹风雨至,去留良独难。
小舟如一叶,出没波涛间。
兀坐丧神魄,相顾惨不欢。
此身尽沾濡,那复惜衣冠。
在险犹仓猝,历险心始寒。
从兹慎行止,宁复婴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