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疾风》
《疾风》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疾风欻然至,无人窗自开。

折木震岩谷,黑云变楼台。

耳目不为易,知非大块颓。

死故从所生,宠辱恒相推。

物理本自然,而乃重徘徊。

此疑尽一世,终古无能裁。

绝虑求真诠,冥然失从来。

一觉山雾晴,万壑馀清哀。

(0)
鉴赏

这首诗《疾风》由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通过描绘疾风突至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震撼与人的哲学思考。

首句“疾风欻然至”,以“欻然”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疾风突然来临的迅猛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着,“无人窗自开”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疾风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生活的不可抗拒性。

随后,“折木震岩谷,黑云变楼台”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威力,树木被折断,山谷震动,乌云变幻成楼台,形象地展示了疾风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和自然景观的奇异变化。

“耳目不为易,知非大块颓”两句,表达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内心的震撼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稳定与永恒,而非轻易崩溃。

“死故从所生,宠辱恒相推”揭示了生命与死亡、荣宠与屈辱之间的自然循环,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相对性。

“物理本自然,而乃重徘徊”则表达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犹豫与彷徨。

最后,“此疑尽一世,终古无能裁”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无限探索欲望,以及对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感慨。

“绝虑求真诠,冥然失从来”则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探寻宇宙奥秘的精神,以及在追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迷失。

“一觉山雾晴,万壑馀清哀”以山雾散去、万物恢复宁静的景象结束,寓意着经过风雨洗礼后,世界重新归于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哀伤与反思,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疾风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保持敬畏之心,同时寻求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任计部之广川

别我仍留书一函,分司何在广川南。

才抡粉署应非偶,恩向明时已再衔。

满地九河多禹迹,开轩万里尽吴帆。

看君到处无言意,事业终当拟毕諴。

(0)

寄四明张公子

翩翩美公子,早晚即升堂。

探韵过南史,为园似辟彊。

越中江路远,济上海天长。

会面无由得,裁诗作报章。

(0)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故里何年别,鱼书隔岁沉。

囊无十日费,鬓有二毛侵。

交谊原非浅,酒杯莫厌深。

西园听雨处,还似越江浔。

(0)

寄吕山人用韵

残冬仍寄食,念尔老无家。

迹尚如飘梗,情多似乱麻。

绨袍谁见赠,鲁酒自应赊。

闻作王门客,笔头想梦花。

(0)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其一

闻君起草阁,赛我半间楼。

深喜居相似,翻悲路阻修。

江云晴乱入,山月晓还留。

偶记少陵语,乾坤到十洲。

(0)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其二

梁甫名仍在,登封事不磨。

逢人询古迹,览胜欲狂歌。

匹练吴门近,丰碑汉代多。

还能舒老眼,万里见沧波。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