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
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
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
这首元代诗人冯子振的《塔灯》,以“塔灯”为题,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灯塔,其形象生动,气势磅礴。
首句“擎天一柱碍云低”,以“一柱”形容灯塔之高,直插云霄,仿佛要与天争高,其势不可挡。次句“破暗功同日月齐”,进一步强调了灯塔的光明力量,如同日月一般,能驱散黑暗,照亮大地,显示了其非凡的功绩。
接下来,“半夜火龙蟠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灯塔的光芒比作夜空中蜿蜒的火龙,以及从天梯上降临的星象,形象地描绘了灯塔光芒四射、普照四方的壮观景象。
“光摇滟滪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这两句继续通过比喻,将灯塔的光芒比作在波涛中摇曳的珠蚌,以及映照在深海中的水犀,进一步展现了灯塔光芒的广阔与深远。
最后,“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以“文焰”形容灯塔的光芒,不仅明亮,还带有文采,仿佛是用铁笔在空中书写,表达了对灯塔光芒的高度赞美和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塔灯》一诗通过对灯塔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指引方向、驱散黑暗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蕴含了对光明、希望与智慧的颂扬。
玉壶金世界。
日月同光彩。
仙童为活计、恋风采。
觅药川源,日日西南采。
收拾归碧海。
始结金晶,九变还元不坏。
熏透遍身香雾霭。
涌出光明大。
长生纯体现、傲物外。
可去声界惺惺、动静都无昧。
一体含融量,括古包今聚散,无*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