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咏史·其三十七呼鹰台》
《襄阳咏史·其三十七呼鹰台》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0)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人才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英豪并起望人才”一句,既赞美了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人才价值的肯定。接着,“底事将军谩筑台”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对某些人仅仅为了炫耀权力而修建象征性建筑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强调了真正的人才需要的是实际的尊重与利用,而非形式上的装饰。

“倘使曹公肉能饱”这一句,巧妙地引用了曹操的历史故事,曹操曾因饥饿而让士兵捉到的野鹰吃自己的肉,以此来激励士兵。诗人借此表达,如果统治者能够像曹操那样真正关心和利用人才,那么人才自然会如野鹰般被吸引而来,而不是因为表面的权势或物质诱惑。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呼吁,即领导者应当以实际行动吸引和培养人才,而非仅仅依赖于虚名和物质奖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济艰难局、为社稷臣,不愧五朝元老;

结桃李缘、附葭莩末,平生三谒师门。

(0)

自寿联

儒为戏,生旦净丑外副末,呼十门脚色,同拜一堂,重道尊师大排场,看破世情都是戏;

学而优,五六工尺上四合,添两字凡乙,共成七调,唱余和汝小伎俩,即论文行已兼优。

(0)

赠包敬堂联

吴兴山水,古来清远;包咸论语,今尚流传。

(0)

拟题马厩联

群空冀北;家在江南。

(0)

挽郑绍谦联

贤守例能诗,忆昔笑言陪九老;

诘朝期相见,恼人风雨是重阳。

(0)

培风阁联

仿君子懋修,志无怠,功无荒,箴游观所其无逸;

求古人陈迹,经有程,史有课,譬稼穑乃亦有秋。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