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圃梅柳之争.梅与柳争》
《小圃梅柳之争.梅与柳争》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水边半树月模糊,移取山来更姓孤。

未许渊明全占断,盍留一半乞林逋。

(0)
注释
模糊:形容月光朦胧不清。
移取:这里指想象或诗中的动作,将山峰移到水边。
全占断:指完全占有或垄断某种美景。
盍:何不,表示建议或反问。
林逋:古代文人,以隐居山水、爱梅养鹤著名。
翻译
水边的半树月色朦胧,仿佛移动了山峦,让它独自守在这里。
我们不能让陶渊明独占所有美景,何不留下一半,赠予隐居的林逋。
鉴赏

这首诗是王义山的《小圃梅柳之争》,创作于宋末元初。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意深刻。

首句“水边半树月模糊”,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显朦胧的夜晚场景。这里,“水边”和“半树”共同营造出一幅幽美的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而“月模糊”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紧接着,“移取山来更姓孤”,这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可以移动的存在,并赋予它“更姓孤”的情感色彩。这里,“更姓孤”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显示出一种超越物我界限的情怀。

第三句“未许渊明全占断”,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知和掌控的忧虑。“未许”意味着尚未得到允诺,“渊明”则是深远而不易察觉的意思。整句话体现了诗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最后,“盍留一半乞林逋”,这里“盍留”即是保留的意思,通过“乞林逋”表达了一种渴望逃离现实、融入自然的心愿。“林逋”在古代有隐逸之意,这里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景,更通过月亮的模糊和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与孤独,以及渴望逃离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金山持心上人以造塔募缘入闽喜而有赠

锡杖年来遍五湖,津梁随处度凡夫。

宝沉汉水思庞蕴,金布祗园问给孤。

七级月中光舍利,诸天云里涌浮图。

当时玉带今何所,犹自逢人说大苏。

(0)

古田极乐寺晓起

听尽莲华刻漏长,山深岚翠满绳床。

鸟啼松嶂声声月,僧踏枫林步步霜。

座上落花天外雨,佛前沈水定中香。

此生总是空门客,到处皈依有法王。

(0)

同许灵长太学张去华山人陈幼孺曹能始二孝廉集邓汝高计部署中赋得长安新柳送张成叔太学还四明

东风二月蓟门过,新柳青青拂御河。

浅绿乍分眉上黛,柔条难任笛中歌。

几时叶满章台路,有日花飞太液波。

同是一枝堤畔种,无如此地别离多。

(0)

松陵舟中

西风吹袂失炎蒸,落日波光似镜澄。

囊里钱馀缘戒酒,途中舟缓为寻僧。

孤村近浦船为市,古寺临江塔有灯。

一带人烟何处所,榜歌遥指是松陵。

(0)

戏柬谢使君

绿衣红袖两相宜,况值还家得意时。

夜夜琴心调凤曲,双双屐齿伴蛾眉。

月明古渡寻桃叶,露冷空江唱竹枝。

不俟五湖携粉黛,今朝先已载西施。

(0)

雨夜登玉皇阁

鳌顶秋深起夜凉,飘飘云气黯虚堂。

丹烧九转成金母,阁耸千寻礼玉皇。

灯影乍沉孤嶂雨,磬声微度半林霜。

古坛坐久天花落,不觉馀香满石床。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