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庭前馥,佳人掩袂歌。
幽香为谁媚,弱态不胜罗。
就枕连宵永,开轩畏露多。
盈盈华烛泪,催尽盛年过。
夜合庭前馥,佳人掩袂歌。
幽香为谁媚,弱态不胜罗。
就枕连宵永,开轩畏露多。
盈盈华烛泪,催尽盛年过。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的细腻情感与思绪。首句“夜合庭前馥”以“夜合花”的香气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佳人掩袂歌”点明了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轻轻掩住面颊,低吟浅唱,这一动作既展现了她的羞涩,也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幽香为谁媚,弱态不胜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幽香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回应,却不知是为谁而倾心;她的柔弱姿态仿佛难以承受轻薄的罗衣,暗喻着她内心的脆弱和对爱情的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读者不禁为这位女子的命运感到惋惜。
“就枕连宵永,开轩畏露多”则描述了女子夜不能寐的情景。她辗转反侧,直到深夜,难以入眠,甚至害怕打开窗户,因为担心露水会沾湿她的衣物。这不仅表现了她对夜晚的敏感,更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
最后,“盈盈华烛泪,催尽盛年过”将情感推向高潮。华美的蜡烛在她的眼中化作泪水,象征着她青春岁月的流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不舍。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暗示了女子可能面临着生命中某个重要时刻的抉择或失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夜晚一位女子内心的孤独、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哀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荣悴元知岂有常,纷纷草木占年光。
霜风一扫知何在,楚客从来枉断肠。
昨暮送客归,短棹过鲁墟。
故庐有遗趾,青山遶墙隅。
桑竹虽郁然,旧植已无余;瓦砾不可求,而况屋壁书。
系舟问邻人,搔首久踌躇。
行当挂朝衣,躬耕返吾初。
灯前月下嬉游处。
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
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
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
归去。
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
乐府初翻新谱。
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
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
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
休诉。
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山村水馆参差路。
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
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
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
迟暮。
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
自古。
儒冠多误。
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
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
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
休顾。
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