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曀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雠,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荅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曰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蔽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拆之如不周。
乌乎汉有张纲,卫有史鳅,元达尔玛,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曀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雠,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荅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曰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蔽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拆之如不周。
乌乎汉有张纲,卫有史鳅,元达尔玛,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奉使歌美达尔玛氏也》,通过描绘使者出使九州的场景,表达了对公正无私和英勇抗恶的美德的赞美。首句“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点明了时间与使命的庄重。接下来,“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曀生蜉蝣”展现了皇帝对使者的深深信任与担忧,如同明察秋毫,但仍忧虑可能存在的小人作祟。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象征使者肩负重任,洞察幽微。诗人以“假天喜怒私恩雠,欺皇明”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但“是非一逆海倒流”则表达了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在神话元素中,答理子与西边的怪兽对抗,象征着主人公的英勇无畏。
“乌乎汉有张纲,卫有史鳅,元达尔玛”引用历史人物,表达对前贤的敬仰,并寄希望于达尔玛能延续他们的美德。最后,“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表明诗人以诗歌记录这段历史,期待公正之声流传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和象征手法,赞扬了公正使者的使命和英勇,以及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体现了杨维桢鲜明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立场。
灵鹫山前,葛阳溪上,野老园开后乐。
花木平泉,风烟绿野,不减迂翁西洛。
前辈高情,浮生旧梦,回首千年如昨。
叹乾坤、元气长存,吾道未应萧索。
耳边闻、边境无虞,丰年多黍,扶杖岂胜雀跃。
篱下鸡肥,瓮头酒熟,唤取比邻共酌。
有客相过,兰舟夜泛,箫鼓笙歌间作。
醉归时、斗柄横斜,月转宝楼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