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
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
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
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歌,语言简约而意境幽深。开篇“宁辞园令秩,不改渊明调”表达了诗人对于官职的淡然,以及对生活节奏的坚持和选择,这里的“渊明调”指的是东晋时期隐逸者嵇康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紧接着,“解印无与言,见山始一笑”则是说诗人对于世俗纷争持有超然之态,一旦看到大自然的山川,就不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怀,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幽人还绝境,谁道苦奔峭”中,“幽人”指的是隐逸之士,而“还绝境”则是说这些隐逸之士选择回归到更加偏远和宁静的环境。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反问那些认为隐逸生活艰辛的人,实际上这是一种何等自在和超脱。
接下来的“随云剩渡溪,出门更垂钓”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诗人跟随云的流动,偶尔渡过小溪,出门则是再次举起钓鱼的工具,这些行为都显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吾庐青霞里,窗树玄猿啸”中的“吾庐”指的是诗人的居所,而“青霞里”则营造出一片仙境般的氛围。窗外有树木生长,而“玄猿啸”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
末尾的“微月清风来,方知散发妙”中,“微月清风来”描绘了一个宁静柔和的夜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方才体会到那种放松头发、任由自得的生活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内心宁静和与世隔绝状态的追求。诗中的意境悠远,语言则是简约而富有韵味。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
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
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
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
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
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
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